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17:25
  精神交往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其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曾将精神交往作为基本问题加以论述,对精神交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肯定。但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思想并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这使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在学术研究上尚显薄弱。尽管马克思没有对精神交往做出系统化、理论化的阐释,也没有给出准确的精神交往概念,但从马克思的诸多经典文本中,我们都能挖掘出精神交往的思想瑰宝,发现他关于精神交往思想的蕴涵和旨趣。随着现代物质交往方式的出现和扩大,人们对更高层次精神交往的需求也不断增多,但同时人的精神交往也出现了异化问题。本文以学界较少关注的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为研究对象,试图还原马克思文本语境中有关精神交往以及精神交往异化的阐释,展示出马克思在精神交往问题上的思路和主张,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关怀和解决当代现实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前提性考察,分两个层次进行阐释。在第一层次中,对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进行了考察,首先从精神交往如何获得自身的独立外观开始探讨;其次对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唯心主义的精神交往观即青年黑格尔派纯粹精神的交往观...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角度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角度
        (二)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前提性考察
    一 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获得独立外观的精神交往
        (二)唯心主义精神交往观批判
    二 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现实基础
        (一)传统社会精神交往的觉醒
        (二)现代市民社会创造的现实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一般性阐释
    一 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逻辑演进
        (一)以宗教批判为逻辑起点的精神交往
        (二)以生产实践为现实基础的精神交往
        (三)以资本逐利为展开根基的精神交往
        (四)以共产主义为必然诉求的精神交往
    二 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内涵和本质
        (一)精神交往的内涵
        (二)精神交往的本质
    三 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基本架构
        (一)精神交往的动力
        (二)精神交往的特征
        (三)精神交往的载体
        (四)精神交往的功能
第三章 马克思精神交往异化思想的比较性考察
    一 现代精神交往的异化
        (一)精神交往异化的多维透视
        (二)精神交往异化的总体把握
    二 批判精神交往异化的两种范式
        (一)工具理性:诱发精神交往异化的意识形态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精神交往异化的现实根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研究述评[J]. 陈欣.  现代交际. 2019(01)
[2]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的本质考察[J]. 赵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09)
[3]再论精神交往: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与传播学的重构[J]. 李欣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8)
[4]《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探析[J]. 屈彩霞.  理论月刊. 2012(02)
[5]论精神交往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J]. 张彦,郑永廷.  高校理论战线. 2011(12)
[6]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批判及其启示[J]. 张楠.  经济论坛. 2010(02)
[7]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在逻辑[J]. 夏宏.  齐鲁学刊. 2008(06)
[8]交往理论与意识形态批判——一种批判解释学的视角[J]. 夏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
[9]哈贝马斯与马克思交往理论之比较[J]. 忻鸿.  理论界. 2007(03)
[10]马克思交往理论源头再考察——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 姚纪纲.  哲学堂. 2004(00)

博士论文
[1]现代性背景下的交往异化问题研究[D]. 赵慧.中共中央党校 2019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比较研究[D]. 卢一丹.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马克思交往思想研究[D]. 张珊珊.河北大学 2018
[3]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研究[D]. 商丽婧.黑龙江大学 2017
[4]《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交往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孙文倩.西南大学 2015
[5]论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观[D]. 刘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精神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D]. 张晓灵.河北师范大学 2010
[7]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D]. 窦丽萍.安徽师范大学 2010
[8]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人的发展理论[D]. 周芳琳.河南大学 2009
[9]精神交往论[D]. 胡珊.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27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27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f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