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放到振兴:列宁的乡村图景与辩证路径
发布时间:2021-06-23 08:36
在围绕十月革命的政治经济实践中,列宁曲折地探索出了一条守正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乡村改造的道路。这条道路所指向的既是以政治解放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又是以乡村经济的恢复发展支持城市生产生活的有序开展。这一方面体现为列宁引导工人阶级正视新经济政策的重大政治意义,并切实通过引入市场因素和粮食税有力地维护了工农联盟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凸显为列宁主义乡村图景的双重特征,既忠实于生产力之条件和农民之诉求,又坚定不移地朝向生产社会化和治理民主化。忠实理想而又直面现实,坚持理论而又探索策略,列宁对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早期探索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乡村实践提供了经验,更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积极的历史参照。
【文章来源】:理论月刊.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解放的起点:乡村危机
(一)乡村的历史危机——自由和改革假象之下
(二)农民的生存危机——小农和小生产者普遍破产
(三)农民的政治危机——一盘散沙的农民和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
(四)乡村问题的理论危机——针对民粹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斗争
二、共时态的政治解放与经济解放
(一)政治解放和苏维埃政权——一个历史的必然
(二)经济解放——赋予政治解放以实在性
(三)渐进的不断解放
三、重塑农民的乡村振兴及其当代启示
(一)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启示
(二)从外在规制到内在生成的社会化
(三)民主集中的乡村治理,教育为先的乡村意识形态引导
(四)在历史中而非在结构中消除工农业、城乡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列宁主义公有制概念的正义维度及其原初制度设计[J]. 包大为. 理论月刊. 2018(09)
本文编号:3244624
【文章来源】:理论月刊.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解放的起点:乡村危机
(一)乡村的历史危机——自由和改革假象之下
(二)农民的生存危机——小农和小生产者普遍破产
(三)农民的政治危机——一盘散沙的农民和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
(四)乡村问题的理论危机——针对民粹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斗争
二、共时态的政治解放与经济解放
(一)政治解放和苏维埃政权——一个历史的必然
(二)经济解放——赋予政治解放以实在性
(三)渐进的不断解放
三、重塑农民的乡村振兴及其当代启示
(一)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启示
(二)从外在规制到内在生成的社会化
(三)民主集中的乡村治理,教育为先的乡村意识形态引导
(四)在历史中而非在结构中消除工农业、城乡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列宁主义公有制概念的正义维度及其原初制度设计[J]. 包大为. 理论月刊. 2018(09)
本文编号:3244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4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