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阶级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19:28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阶级社会的根本观点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围绕阶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存在着诸多学术争议,致使阶级理论呈现出被边缘化的趋势,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阶级理论的研究有所减少。新时代下,为回应阶级理论面临的挑战,结合全球化背景下阶级结构的演化,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现实价值,深入系统地研究《共产党宣言》的阶级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宣言》产生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时代,它内容丰富,观点众多,包含了阶级产生的基础、过程和使命任务;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历史的特殊阶段;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等理论观点。本文从《宣言》诞生的时代出发,分析阶级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与思想渊源,对其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论证,为进一步研究阶级分析方法的时代内涵、运用原则奠定基础,进而针对全球化进程中阶级结构变化的特点,为应对复杂的阶级阶层变化和隐秘的阶级斗争提供思路,为解决阶级阶层的矛盾冲突拓展路径。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现实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共产党宣言》阶级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与思想渊源
    第一节 《共产党宣言》阶级理论形成的条件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理论形成的经济条件
        二、“三大工人”运动是阶级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三、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是阶级理论形成的阶级基础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阶级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古典经济学家对阶级的经济分析
        二、历史学家对阶级斗争的历史探讨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阶级思想
第二章 《共产党宣言》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阶级的历史内涵与经济范畴
        二、阶级的经济本质
    第二节 阶级斗争的实质和社会作用
        一、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是阶级斗争的实质
        二、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
        三、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与历史任务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重要方式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进入无阶级社会的必经之路
    第四节 阶级分析方法的原则与限度
        一、阶级分析方法需遵循的三大原则
        二、阶级分析方法的适用限度
第三章 全球化进程中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共产党宣言》阶级理论视域下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新变化
        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
        二、劳资关系变化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弱化
        三、资本主义国家中间阶层兴起对阶级分化的影响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全球化思想的阶级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一、阶级内涵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延展
        二、坚定《宣言》阶级理论自觉和自信
        三、回应时代要坚持运用《宣言》阶级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四、全球化下需将阶级分析方法与阶层分析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阶级理论对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启示
        一、改变《宣言》阶级理论淡化的局面
        二、用《宣言》阶级分析方法看待我国阶级阶层格局转变
        三、社会转型过程中要重视中间阶层的力量
        四、坚持《宣言》阶级理论的人本取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著作类
    论文期刊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新中产阶层”研究:概念、发展及趋势[J]. 何祎金,朱迪.  青年探索. 2019(02)
[2]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探微——基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分析[J]. 韩美群,刘挚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3]中国中产阶层比重的测度及变迁研究[J]. 张晓华,纪宏.  统计与决策. 2019(05)
[4]《共产党宣言》中的实践智慧及其当代价值[J]. 邹志鹏.  深圳社会科学. 2019(02)
[5]《共产党宣言》中统一战线思想的逻辑架构及当代价值——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J]. 刘然.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6)
[6]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社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江苏研究基地联合课题组,张伟伟.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
[7]论《共产党宣言》对“阶级的教育”的批判[J]. 朱晓妍.  世纪桥. 2019(01)
[8]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及其治理研究[J]. 张传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9]中产阶层抑或中等收入群体——当前中国中间阶层的再审视[J]. 朱斌,范晓光.  江海学刊. 2019(01)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化的思考[J]. 刘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理论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 赵学昌.南开大学 2013
[2]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D]. 杜建明.吉林大学 2011
[3]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研究[D]. 李小娜.武汉大学 2010
[4]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评析[D]. 聂庆彬.河南大学 2010
[5]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研究[D]. 张荣艳.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研究[D]. 张亮.江西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45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45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7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