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意蕴

发布时间:2021-07-22 02:3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在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为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提出的新的思想理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而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和把握发展问题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本论文选题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解读,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之发展主题问题。本论文的选题其研究范围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演变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力大大折扣,随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出现了范围缩减、方向偏离等不正常现象。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进程稳步推进,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的迹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因此,从社会历史观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价值、哲学等多角...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及本论文的新意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概述
    2.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2.2 科学发展观界说
    2.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论
    3.1 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3.2 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对立统一
    3.3 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章 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和谐发展论
    4.1 发展生产力
    4.2 建设民主政治
    4.3 建设先进文化
    4.4 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第五章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论
    5.1 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
    5.2 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5.3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国内外相关思想的区别和发展[J]. 朱延军,刘先春.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1)
[2]“以民为本”到“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演变[J]. 李红梅,谭来兴.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3]科学发展观的伦理价值[J]. 王正平,徐铁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4]从价值论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J]. 马俊峰,贺海洋.  中州学刊. 2009(06)
[5]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本质、目的和原则[J]. 刘艳菊.  黑河学刊. 2009(06)
[6]关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 张登巧.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7]六十年来“人”的成长历程探讨——从“政治解放”到“以人为本”[J]. 任春晓.  浙江社会科学. 2009(09)
[8]胡锦涛理论的主线是“以人为本”[J]. 史少博.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05)
[9]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邓晨光.  学术交流. 2009(09)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实践[J]. 郭天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本文编号:3296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96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