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历史”到“全球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拓展
发布时间:2021-09-23 19:5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的直接理论源头是黑格尔。马克思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基础上赋予了“世界历史”概念以全新的内涵:在一般意义上,世界历史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在特定意义上,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特有的现象,以资本为轴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使历史真正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封闭体系,而是发展中的理论。以马克思的资本积累论为起点,罗莎·卢森堡通过“第三者”理论,列宁通过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一次拓展。而沿着罗莎·卢森堡和列宁所开辟的道路,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实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二次拓展。在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因为论述了全球化的早期特征而在各种全球化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它作为一个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叙事框架,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当今的时代性质和时代特征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前言
1.1 作为一个问题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1.2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
1.3 关于本论文
第2章 原初语境下的世界历史理论
2.1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
2.1.1 世界历史是一种合理的过程
2.1.2 世界历史是自由的实现
2.1.3 世界历史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2.1.4 一个过渡性的评论
2.2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批判和改造
2.2.1 世界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2.2 世界历史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
2.2.3 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历史
2.3 世界历史语境中的“跨越”问题
2.3.1 一个德国式的现代问题
2.3.2 卡夫丁难题
2.3.3 “跨越”问题与资本主义批判
2.4 世界历史性作为理论视野和理论方法
第3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拓展
3.1 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一次拓展——从卢森堡到列宁
3.1.1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图式
3.1.2 罗莎·卢森堡的“第三者”理论
3.1.3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3.2 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二次拓展——从依附论到世界体系论
3.2.1 不发达与依附
3.2.2 世界体系分析
3.2.3 一个简短的评论
第4章 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4.1 作为客观事实的全球化
4.1.1 全球化的多维透视
4.1.2 全球化诸阶段
4.1.3 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
4.2 作为理论话语的全球化
4.2.1 现代化、世界体系与全球化
4.2.2 解构全球化理论
4.2.3 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结语: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神自我发展历程的辩证法——黑格尔历史原理的“隐微教诲”[J]. 张盾.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3)
[2]黑格尔与马克思历史观的关系——黑格尔历史原理的“显白教诲”[J]. 张盾.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2)
[3]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J]. 张盾.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5)
[4]超越学理:虚假问题与幼稚答案背后的视域拓展和视角转换——评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及其引发的争论[J]. 姚顺良. 湖北社会科学. 2006(07)
[5]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路径[J]. 张盾. 天津社会科学. 2006(03)
[6]重新辨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意——评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J]. 张盾. 哲学研究. 2005(06)
[7]世界体系论的马克思主义源流[J]. 江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02)
[8]全球化、表述危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土创新[J]. 胡大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01)
[9]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以现代性作为其问题背景[J]. 张盾. 求是学刊. 2005(01)
[10]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全球化”——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今天的全球化讨论[J]. 杨学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02)
本文编号:340631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前言
1.1 作为一个问题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1.2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
1.3 关于本论文
第2章 原初语境下的世界历史理论
2.1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
2.1.1 世界历史是一种合理的过程
2.1.2 世界历史是自由的实现
2.1.3 世界历史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2.1.4 一个过渡性的评论
2.2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批判和改造
2.2.1 世界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2.2 世界历史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
2.2.3 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历史
2.3 世界历史语境中的“跨越”问题
2.3.1 一个德国式的现代问题
2.3.2 卡夫丁难题
2.3.3 “跨越”问题与资本主义批判
2.4 世界历史性作为理论视野和理论方法
第3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拓展
3.1 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一次拓展——从卢森堡到列宁
3.1.1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图式
3.1.2 罗莎·卢森堡的“第三者”理论
3.1.3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3.2 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二次拓展——从依附论到世界体系论
3.2.1 不发达与依附
3.2.2 世界体系分析
3.2.3 一个简短的评论
第4章 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4.1 作为客观事实的全球化
4.1.1 全球化的多维透视
4.1.2 全球化诸阶段
4.1.3 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
4.2 作为理论话语的全球化
4.2.1 现代化、世界体系与全球化
4.2.2 解构全球化理论
4.2.3 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结语: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神自我发展历程的辩证法——黑格尔历史原理的“隐微教诲”[J]. 张盾.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3)
[2]黑格尔与马克思历史观的关系——黑格尔历史原理的“显白教诲”[J]. 张盾.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2)
[3]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J]. 张盾.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5)
[4]超越学理:虚假问题与幼稚答案背后的视域拓展和视角转换——评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及其引发的争论[J]. 姚顺良. 湖北社会科学. 2006(07)
[5]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路径[J]. 张盾. 天津社会科学. 2006(03)
[6]重新辨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意——评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J]. 张盾. 哲学研究. 2005(06)
[7]世界体系论的马克思主义源流[J]. 江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02)
[8]全球化、表述危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土创新[J]. 胡大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01)
[9]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以现代性作为其问题背景[J]. 张盾. 求是学刊. 2005(01)
[10]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全球化”——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今天的全球化讨论[J]. 杨学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02)
本文编号:3406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0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