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1 12:26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短短的数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在物质层面上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远远的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但是,这些辉煌的成就却未能真正的使人类走上富足之路。相反的,大多数人愈发贫穷,无产阶级的生活环境愈发恶劣,长此以往,自然资源在资本家的大肆掠夺之下也变得日益匮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内外学者不得不重新捧读经典,期冀从中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策。《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作为恩格斯晚年的重要思想,在充分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自然观和继承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之后已趋于成熟。恩格斯通过对长期以来自然科学家们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进而科学的阐发了自然界的三大规律。《自然辩证法》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观,而且还有丰富的生态思想。尤其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和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论述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自然辩证法...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4.2 实践的创新性
第2章 《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2.1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政治背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2.1.2 经济背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
        2.1.3 文化背景:近代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
    2.2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2.2.1 对形而上学机械自然观的批判
        2.2.2 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的扬弃
        2.2.3 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
第3章 《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思想的逻辑架构
    3.1 逻辑前提:自然界的演化
        3.1.1 天体观和生命观
        3.1.2 物质观和意识观
        3.1.3 运动观和时空观
        3.1.4 人类的起源及其发展
    3.2 逻辑基础:自然界的客观性及其规律性
        3.2.1 自然处于相互联系的过程
        3.2.2 自然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3.2.3 自然处于矛盾运动之中
        3.2.4 自然界的规律性及其辩证发展
    3.3 逻辑论证:《自然辩证法》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述
        3.3.1 自然界的先在性
        3.3.2 人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
        3.3.3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3.4 逻辑终点:《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
        3.4.1 生态危机的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对立
        3.4.2 生态危机的原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激化
        3.4.3 生态危机的解决:两个“和解”的实现
第4章 《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思想的时代意蕴
    4.1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在当代的理论表现
        4.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
    4.2 对生态问题和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思考
        4.2.1 科学技术的生态向度
        4.2.2 科技异化的批判
        4.2.3 科技的生态化发展
第5章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5.1 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
        5.1.1 社会主义制度的亲生态性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道路
    5.2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5.2.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5.2.2 《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思想指导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5.3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在我国十八大以后的实践
        5.3.1 努力向生态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型
        5.3.2 着力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5.3.3 不断实现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
        5.3.4 积极参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廖五州.  改革与开放. 2016(10)
[2]领悟绿色发展理念亟待拓展五大视野[J]. 方世南.  学习论坛. 2016(04)
[3]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对科学发展原则和规律的新认识[J]. 张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1)
[4]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熊晓琳,王丹.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1)
[5]正确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J]. 王淑芹.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1)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张才国,王艳.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03)
[7]《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意蕴[J]. 薛勇民,路强.  教学与研究. 2014(05)
[8]《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启示[J]. 王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9]《自然辩证法》的真旨及其意义[J]. 赵江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10]从自然辩证法中学点什么[J]. 王新岭,王建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06)

硕士论文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生态思想研究[D]. 姚娟.西南科技大学 2017
[2]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D]. 郑欢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5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研究[D]. 杨海凤.曲阜师范大学 2013
[4]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意义[D]. 黄磊.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
[5]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价值的研究[D]. 周新兴.福建师范大学 2010
[6]浅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D]. 赵沛.西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34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34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0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