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探讨网络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19 17:16

  本文关键词:基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探讨网络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交往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社会交往活动,也就有了交往思想。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只有在与别人的社会交往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的变迁,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际交往活动的一种全新的途径和手段。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处理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网络社会得以形成。由于互联网的崛起,媒介不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形塑了一个社交环境,一个生活的空间,人们能够在其间进行社会互动,而不只是交换信息、保持联系。由于互联网的应用而形成的的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冲击着传统的社会交往模式,带来了人际交往的新变革。网络社会的来临,对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冲击,可以说是人际互动关系。互联网以其一系列的特点给当代人际交往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既要看到这些积极影响,同时也要看到其负面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而能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享受网络交往为人们带来的便利。 交往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交往思想有较多研究和论述。尽管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互联网,但马克思有关交往的论述仍然蕴含着跨越时空的现实价值,马克思的交往思想仍然是我们思考解决网络交往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深入研读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对于我们研究和分析当今时代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并且积极探索解决其负面影响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为此,我们要充分借助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为当代网络交往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努力构建网络时代下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交往 人际 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C91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导论11-18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11-13
  • (一) 研究背景11-12
  • (二) 研究意义12-13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3-16
  • (一) 国内现状研究13-15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16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6-17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17-18
  • 一、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基本内涵18-28
  • (一)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主要内容20-25
  • 1、交往的阶段20-21
  • 2、交往的主体21
  • 3、交往的内容21-22
  • 4、交往与生产的关系22-23
  • 5、交往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23-24
  • 6、交往的异化24-25
  • (二)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深层意蕴25-28
  • 1、确认了人类交往活动的实践本性25
  • 2、确证了交往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性25-28
  • 二、互联网:人际交往的新平台28-36
  • (一) 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28-29
  • (二)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规模29-32
  • (三) 互联网的特点32-36
  • 1、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性32
  • 2、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自由性32-33
  • 3、互联网的平等性33
  • 4、互联网的隐匿性33-34
  • 5、互联网的共享性34
  • 6、互联网的交互性34-36
  • 三、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新特点36-43
  • (一) 网络交往概念36-37
  • (二) 网络交往的特点37-40
  • 1、虚拟性和匿名性37-38
  • 2、开放性和去中心化38-39
  • 3、平面化和不稳定性39
  • 4、交往方式的间接性和行为的直接性39-40
  • 5、交往关系的平等性40
  • (三) 网络交往的本质40-43
  • 1、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交往方式41
  • 2、网络交往是交往主体对自身认同的自我塑造41-43
  • 四、网络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探究43-59
  • (一) 网络对现实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43-50
  • 1、网络扩大了交往空间,丰富了交往对象,增强了交往技巧43-46
  • 2、网络的应用降低了交往成本,提高了交往效率46
  • 3、网络交往增强了交往主体的平等、自主意识46-48
  • 4、网络交往有利于消除现实人际交往障碍48-49
  • 5、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宣泄情感的途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49-50
  • (二) 网络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50-59
  • 1、过分依赖网络导致现实人际交往减少,弱化实际交往能力50-52
  • 2、网络交往易导致责任意识淡化以及信任感的缺失52-53
  • 3、网络给人们心理带来负面影响53-55
  • 4、网络交往对传统伦理道德带来挑战,加剧了人际冲突55-56
  • 5、网络交往易导致传统社会关系的松弛56-59
  • 五、马克思交往思想对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启示59-67
  • (一) 正确认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59-60
  • (二) 加强社会实践,提高现实人际交往能力60-63
  • 1、个人方面61-62
  • 2、家庭方面62
  • 3、学校和社会方面62-63
  • (三) 消除网络交往异化63-65
  • 1、加强网络主体教育64-65
  • 2、加强网络主体自律65
  • (四) 通过交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65-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红;姜靖;齐超;;关于网络人际交往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黄胜进;;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鲁兴虎;;论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治理[J];道德与文明;2006年05期

4 郑永廷;昝玉林;;论网络群体与人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12期

5 李素霞;许婉璞;;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王学风;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8 韩小荣;;全球化语境下的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J];兰州学刊;2008年11期

9 韩小荣;;网络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李春霞,吴永忠;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探讨网络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9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