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货币与资本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9 10:49
  本文系统地对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穆勒评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等文本中出现的关于“货币”概念进行了梳理、归纳,重点讨论了货币在历史上的价值表现形式、职能,得出了货币起源和本质的规定。正因为货币具有这些特征,使货币与资本保持着前提性的关系,货币是现代资本形成的前提和客观条件。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作为资本的货币”因为自身价值增殖的特性,致使货币与资本的界限模糊:资本遮蔽了与货币自身的同一而具有形而上学的特性。这样,货币与资本的同一关系就化为二重趋势,一边是在流通领域以价值通约性存在而又以消费品的形式退出的货币,一边是在生产领域追求价值增殖而又在流通领域以货币的形式寻求价值保值的资本,二者鲜明的对立同一关系构成货币与资本的真实写照。最后通过对货币与资本的三重划分,实现货币与资本关系的反思。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是价值增殖观念在社会全面的展开,它带来科学技术创新的进步和经济危机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向货币的转化,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使工人面临对象化和异化的双重境遇,资本内在的自反性也逐渐显现。论文的...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1.1.1 研究意义
        1.1.2 学术价值
    1.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研究
        1.3.3 现有研究成果评析
2 马克思货币概念的演变
    2.1 货币问题的提出:《论犹太人问题》
    2.2 货币起源问题的探讨:《穆勒评注》
    2.3 货币与劳动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4 货币与生产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
3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的货币思想
    3.1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3.2 货币与价值表现形式
        3.2.1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2.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2.3 一般的价值形式
        3.2.4 货币形式
    3.3 货币的两种规定
        3.3.1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
        3.3.2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
4 货币与资本的关系及划分的依据
    4.1 货币与资本的关系
    4.2 货币与资本的界限:三重“质”的划分
5 货币与资本关系的反思及启示
    5.1 货币与资本边界问题的反思
        5.1.1 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价值增殖观念在社会的展开
        5.1.2 资本向货币的转化:对象化和异化的双重境遇
    5.2 货币与资本的关系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23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923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