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6:1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幸福,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尤其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希望获得人生的圆满,践行自我生命的价值。当今社会幸福观出现诸多不良倾向,亟需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幸福观来进行统一的理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正是贴近幸福本质的人生哲学,因此其可作为幸福观典范对当今社会幸福观的构建予以指导,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幸福实践的正确方向。 本文从幸福、幸福观等相关概念的规律入手,以此展现中西伦理思想对于幸福的考察,尤其德国古典哲学大家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幸福哲学思想,作为理论渊源均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马克思关于幸福问题的哲学思考。马克思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幸福思想体系,甚至没有对幸福问题作出完整、系统性的论述,但他的幸福观点在理论著作中却多有涉及和体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蕴含了丰富的幸福内容,诠释了鲜明的价值目标,即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劳动、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它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共产主义社会为最高理想境界的幸福观,也是符合人的本质的“人民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幸福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梦、幸福中国、美丽中国日益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题词和主旋律,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也成为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各社会主体层面的时代目标。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生价值观也随社会的转型而不断变化,不同观念的各种冲突激烈,人们在幸福思想方面也深受传统和当代价值观的交互影响,由于缺乏使人正确追求幸福的伦理指导,人们对真正幸福观也缺乏切肤和真实的体会,对于幸福与道德、需求、奉献和享受关系问题的处理不当,出现了道德失范、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盲目消费的现象,并由此滋生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人生价值观和幸福思想。针对当代社会幸福观出现的诸多困境,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作为科学指导,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对于当今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是全面完整的,,有利于矫正当代社会幸福观中的错误思潮,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从而获得完满的幸福。
【关键词】: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现实生活世界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引言8-15
  • 1.1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8-12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8-9
  • 1.1.3 研究现状9-12
  • 1.2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12-14
  • 1.3 研究方法14-15
  • 2 幸福及幸福观的相关内涵15-19
  • 2.1 幸福的内涵及特性15-16
  • 2.1.1 幸福的内涵15-16
  • 2.1.2 幸福的特征16
  • 2.2 幸福观的内涵及种类16-19
  • 2.2.1 幸福观的内涵16-17
  • 2.2.2 幸福观的种类17-19
  • 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渊源19-27
  • 3.1 幸福存在于至善之中——康德的幸福观19-21
  • 3.1.1 对感性主义幸福观的批判19-20
  • 3.1.2 “至善”是幸福与德行的统一20-21
  • 3.2 幸福是对超越的精神力量的实现——黑格尔的幸福观21-24
  • 3.2.1 幸福是对“绝对精神”的自由向往21-22
  • 3.2.2 幸福(福利)具有普遍性22-24
  • 3.3 幸福是需要满足后的状态——费尔巴哈的幸福观24-27
  • 3.3.1 生命本身就是幸福24-25
  • 3.3.2 道德的原则是幸福25-27
  • 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纬度27-38
  • 4.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基础27-31
  • 4.1.1 唯物史观关于历史运动规律的论断27-28
  • 4.1.2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28-29
  • 4.1.3 唯物史观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29-30
  • 4.1.4 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理论30-31
  • 4.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价值取向31-34
  • 4.2.1 完整的幸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31-32
  • 4.2.2 幸福在于自由自觉的创造:享受与劳动的统一32-33
  • 4.2.3 幸福在于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与社会的结合33-34
  • 4.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现实诉求34-38
  • 4.3.1 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观照下的幸福主体34-35
  • 4.3.2 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现实确证35-36
  • 4.3.3 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存在根基36-38
  • 5 当代社会幸福观的困境分析38-44
  • 5.1 利己主义:摒弃德性,追求个人幸福38-39
  • 5.2 拜金主义:视金钱为生命中最高价值需要39-41
  • 5.3 个人主义:“为我”至上,淡漠为群41-42
  • 5.4 享乐主义:片面追求个人享受,忽视社会责任42-44
  • 6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44-60
  • 6.1 提高对幸福源泉的认识水平,坚定幸福的道德方向44-48
  • 6.1.1 道德的实践精神:关乎人生方向的确立44-45
  • 6.1.2 道德的社会性:关乎人际关系的协调45-47
  • 6.1.3 道德的生态性: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47-48
  • 6.2 加深对幸福动力的理解层次,追求幸福的完整需要48-52
  • 6.2.1 需要,是幸福的内驱力48-50
  • 6.2.2 需要的主体: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50-51
  • 6.2.3 需要的客体: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相统一51-52
  • 6.3 明确幸福的终极目的,在奉献中实现最高的幸福境界52-55
  • 6.3.1 奉献,是幸福的终极归宿52-54
  • 6.3.2 奉献社会,是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54-55
  • 6.4 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创造中获得真实的幸福内容55-60
  • 6.4.1 幸福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55-57
  • 6.4.2 幸福实践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57-60
  • 7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作者简介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双利;;试论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2期

2 陈惠雄;傅俊华;;树立助人为乐的幸福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1期

3 李志,彭建国,彭晓玲;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J];探索;2000年03期

4 邢占军,黄立清;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J];理论探讨;2004年01期

5 龚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略[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02期

6 张宏;王晶;彭洋;;关于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赵子琴;邓立;;析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理论实践价值[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8 孙建华;王晓虹;;关于在“基础课”教学中渗透幸福观教育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栾琮聪;;对当代青少年幸福观教育的几点看法[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10 王艺;;如何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J];职业时空;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飞;;中小学生幸福感基本问题研究——学生的幸福观[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2 李南;张萌萌;;“自我更新”取向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婧;揭水平;;当代中国女大学生幸福观的探索性因素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鲁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之幸福观意蕴探究[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江锡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幸福观教育的研究[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6 彭文会;黄希庭;;美德幸福观: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话题[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高世乐;高世明;高兴和;高山杉;;温度经济——不得已的选择[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守晃;林启雄;施均济;;论长寿与文化[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9 张志哲;;论理学家的幸福观[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10 刘绍清;;浅谈廉洁自律[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杰;大学生的“幸福观”及思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北京青年评论家 滕朝阳;官员应有什么样的幸福观[N];南方日报;2010年

3 西南大学 徐茂华;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1年

4 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徐安琪;家庭幸福观:金钱不是幸福的象征[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周明 崔振波;清原倡导健康向上幸福观[N];辽宁日报;2011年

6 市社科联 马灿龙;树立正确“幸福观”[N];汕头日报;2011年

7 丁云婷;高安倡导科学健康向上的幸福观[N];宜春日报;2012年

8 祁东县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 尹慧;正确的幸福观是廉洁从税的“原动力”[N];衡阳日报;2012年

9 罗海涛;幸福观决定幸福感[N];大理日报(汉);2012年

10 焦炎;崇尚“最美”幸福观[N];韶关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洪兴;幸福的根据——关于生命幸福观的探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刚;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祥兵;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黄静;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杨;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4 何雨格;当前女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赵小玲;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静;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的启示[D];华侨大学;2011年

7 王珊珊;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丁磊;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2年

9 岳君恒;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幸福观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雯婷;马克思的幸福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广东商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92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f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