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7:21

  本文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虽然国内外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学术研究正逐渐深入,正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但是,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现有的成果仅是零散地研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的某一个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民长期生态实践的经验总结,对此项内容的研究可以完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体系。论文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研究对象,力图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全面展现其完整的思想体系。首先,论文分析了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综述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相关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探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和生态马克思主义。再次,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发展的五个阶段:毛泽东的生态思想、邓小平的生态思想、江泽民的生态思想、胡锦涛的生态思想以及习近平的生态思想。在对上述五个阶段生态思想的分析中,不仅探讨了每个阶段生态思想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而且还分析了其价值及影响。最后,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了评析,分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发展经验、基本特点和当代价值。其发展经验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其基本特点体现为:实践性、时代性、人本性和创新性。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从实践层面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促进了全球生态合作发展和环境改善。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生态思想 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1;X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3-14
  • 1.4 相关概念界定14-15
  • 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15-21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15-17
  • 2.1.1 人与自然的生态整体思想15-16
  • 2.1.2 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思想16
  • 2.1.3 实现人与自然共荣的思想16-17
  •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17-19
  • 2.2.1 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思想17-18
  • 2.2.2 道法自然的生态依顺思想18
  • 2.2.3 以时取物的生态实践思想18-19
  • 2.3 西方生态思想19-21
  • 2.3.1 可持续发展思想19
  • 2.3.2 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19-20
  • 2.3.3 生态伦理思想20-21
  • 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1-33
  • 3.1 毛泽东的生态思想21-23
  • 3.1.1 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形成背景21
  • 3.1.2 毛泽东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21-22
  • 3.1.3 毛泽东生态思想的重要意义22-23
  • 3.2 邓小平的生态思想23-25
  • 3.2.1 邓小平生态思想的形成背景23
  • 3.2.2 邓小平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23-24
  • 3.2.3 邓小平生态思想的重要意义24-25
  • 3.3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25-27
  • 3.3.1 江泽民生态思想的形成背景25
  • 3.3.2 江泽民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25-26
  • 3.3.3 江泽民生态思想的重要意义26-27
  • 3.4 胡锦涛的生态思想27-29
  • 3.4.1 胡锦涛生态思想的形成背景27
  • 3.4.2 胡锦涛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27-29
  • 3.4.3 胡锦涛生态思想的重要意义29
  • 3.5 习近平的生态思想29-33
  • 3.5.1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形成背景29-30
  • 3.5.2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30-31
  • 3.5.3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重要意义31-33
  • 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评析33-40
  • 4.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经验33-35
  • 4.1.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发展的一脉相承33-34
  • 4.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发展的与时俱进34-35
  • 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特点35-37
  • 4.2.1 实践性35
  • 4.2.2 时代性35-36
  • 4.2.3 人本性36
  • 4.2.4 创新性36-37
  • 4.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37-40
  • 4.3.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37-38
  • 4.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实践价值38-40
  • 5 结束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3-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淑芳;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庆服饰[J];道德与文明;1996年04期

2 赵红州;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道路”研究纲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年06期

3 ;深度思考[J];现代职业安全;2006年08期

4 吴邦国;加强和改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J];石油政工研究;2000年02期

5 郭迎选;;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张丽;;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体会[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吉光树;继续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写在重庆市环保事业开创廿周年之际[J];重庆环境科学;1995年02期

8 成;;中国社会主义究竟有哪些特色[J];林业机械;1992年03期

9 林静;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劳动法──记贾俊玲教授分析我国劳动法[J];劳动保护;1994年09期

10 李天星;;科学发展任重道远[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永民;;试论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理论的创新[A];弘扬革命传统,迎接时代挑战——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集[C];2002年

2 杨岳;;关于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代序)[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3 尚金锁;丁晓峰;闵永顺;;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国防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倪光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的信息化[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尚金锁;丁晓峰;闵永顺;;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国防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彦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7 徐建军;;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宋承林;;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9 戚义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A];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C];2009年

10 魏宪朝;;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家弘;准确把握现阶段应然的“中国特色”[N];检察日报;2008年

2 记者 胡萌;第二届中国特色镇发展论坛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2011年

4 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马鞍山日报;2011年

5 李晓斌;重庆三镇获称中国特色镇 旅游新干线示范镇[N];农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鲜明的中国特色 正确的发展方向[N];江西日报;2012年

7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找准突破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土木;中国建筑多点中国特色才好[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N];文汇报;2005年

10 郑必坚;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N];学习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论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许瑞;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路径[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2 刘薇;“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表达口译策略[D];苏州大学;2015年

3 夏雪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高峰;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朱逸铮;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认知与接受状况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吴宗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周书羽;近五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中的中国特色表达的英译技巧[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施淇文;邓小平发展观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杨照航;功能加忠诚原则下政论文本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93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9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