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0:1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的人类在享受物质生产发展的同时,也经受着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考验。日益凸显的全球生态危机直接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危及到下代人的生存发展,受到人类普遍关注与深切忧思。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现代中国同样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瓶颈。现实的召唤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以期从理论层面上找到解决当代生态问题的良策,消除生态危机,建立生态文明。马克思生态观为当代生态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野。马克思生态观是指马克思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它是以实践作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理论归宿,围绕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从哲学视角进行概括、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马克思生态观立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相统一、人与社会相和谐,而且强调实践是合理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尺,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实现形式,并深刻的洞悉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危机的成因以及前瞻性的预见了人与自然和解的未来社会。本文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马克思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并且阐发了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根据论文的研究需要,将全文划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为马克思生态观的相关概述。在辨析马克思生态观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追溯马克思生态观产生的社会现实条件和思想理论条件,通过研读马克思各个时期经典著作中有关生态的论述,对马克思生态观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详尽的归纳。马克思生态观的主要内容作为本论文的第三部分。马克思生态观的核心和基础内容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劳动实践是实现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实现形式。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从实践观出发,指出了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生态危机的发生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资本主义是造成人与自然异化的真正根源。并进而为人类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产主义方向。论文第四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生态观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生态观有益于进一步丰富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从而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科学指导。同时,有助于为“中国梦”的实现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为化解全球生态危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南。总之,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深入研究马克思生态观,挖掘马克思生态观中内在的思想价值,用以指导人类实践活动,为人类摆脱生存困境寻求出路,为当前社会发展和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 生态观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s7-9
  • 文献综述9-14
  • 一、国内研究现状9-11
  • 二、国外研究现状11-14
  • 绪论14-18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4-16
  • (一)选题背景14-15
  • (二)理论意义15
  • (三)实践意义15-16
  •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16-18
  • (一)研究的思路16
  • (二)研究的方法16
  • (三)创新点16-18
  • 第一章 马克思生态观的相关概述18-29
  • 一、马克思生态观的相关概念辨析18-21
  • (一)生态及生态观18-19
  • (二)马克思生态观19-21
  • 二、马克思生态观形成的历史条件21-25
  •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是其现实前提22-23
  •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然观为其奠定思想理论来源23-25
  • 三、马克思生态观形成的历史过程25-29
  • (一)马克思生态观的萌芽25-26
  • (二)马克思生态观的形成26-27
  • (三)马克思生态观的发展27-29
  • 第二章 马克思生态观的主要内容29-45
  •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29-34
  •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9-30
  • (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30-32
  • (三)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32-34
  • 二、实践是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中介34-37
  • (一)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34-35
  • (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实现形式35-37
  • 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37-42
  •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37-39
  • (二)资本逻辑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39-42
  • 四、共产主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42-45
  • (一)立足“革命的实践”,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42-43
  •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及生态文明的最终价值取向43-45
  • 第三章 马克思生态观的当代价值45-53
  • 一、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价值45-48
  • (一)有助于深化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45-46
  • (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46-48
  • 二、马克思生态观的实践价值48-53
  • (一)有助于为“中国梦”的实现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48-50
  • (二)为化解全球生态危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南50-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行;;傣家人的生态观[J];今日民族;2006年10期

2 徐文越;;论马克思生态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3 姜雪梅;;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对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4 朱耀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观内涵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杨正权;论龙崇拜与西南民族生态观[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1期

6 王国祥,濮培民;人类文明演化的生态观[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6期

7 徐民华;为了地球上的生命——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03期

8 余莉;;马克思实践生态观的发端[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9 杜薇;;仡佬族的“护持”生态观[J];绿叶;2006年03期

10 杨光;田丽华;;地理环境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生态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战国儒道生态观比较[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郭亚全;;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生态观的科学发展[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胡鹏飞;;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生态观简论[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2012年

4 魏颖;;中医药文化中的和谐生态观[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5 刘胜康;杨顺清;;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现代价值——兼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A];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6 段多梅;;从《管子·地员》篇管窥我国古代的生态观[A];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7 黄燕;田贵平;竟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8 李国英;;21世纪我国水利发展的生态观[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屈丽蕊;高飞;;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3年

10 胡家祥;;中华文化讲求生态美的哲学基础[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省郴州市环保局 曹国选;加强宣传教育 培养农民的生态观[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冯之浚;树立科学的生态观[N];经济参考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夏先清;唐古村:“香巴拉”的生态观[N];经济日报;2014年

4 程相占;探索生态观、人文观与审美观的统一之途[N];中华读书报;2014年

5 通讯员 何大为;哈巴河:矿业大县的生态观[N];阿勒泰日报(汉);2013年

6 [德] 伊林·费切尔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梦海 译;卡尔·马克思的生态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记者 王春华;沿海建设须引入生态观[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朱同丹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党总支书记 教授 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根基[N];无锡日报;2013年

9 外宣;外商布局安徽生态观光业[N];安徽经济报;2013年

10 ;中国传统生存智慧与生态观[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秀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及其影响探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姜国凡;马克思生态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佳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我国的实践及其意义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鸿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藏族生态文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高丹丹;解读《古老的孩子》中土著基奥瓦人的朴素生态观[D];郑州大学;2015年

4 仲伟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培育问题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5 贾樱;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6 李亚苹;三峡镜像:关于自然、女性与草根的生态电影[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7 张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覃慧;生态视域下的林语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祝敏;生态文明导向下中学生积极生态观的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狐臣;马克思的生态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93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