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法治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法治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乡镇政权是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最低一级,对自己行政区域进行服务并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村民自治组织是我国实行直接民主的摇篮,它不是政权机构,而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并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因此,研究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对促进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乌尊镇基层建设中,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出现失衡,乡镇政权干预村委会选举,并内部指定村委会主任;对村委会制定经济指标,破坏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运行;“一切为了稳定”大口号对村委会的经济建设、财务管理、人员安排进行控制。乌尊镇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对村委会选举缺乏有效的监督;村民自治组织自治能力不强;以管理方便为由给“村账乡管”提供时机等等。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力关系,不是一个为解决表面的问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制衡的过程,如果违背宪政的理念,走上权力过于集中的老路,很可能出现失衡的状况。因此,调顺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力关系中,仅有信心和勇气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有法治和宪政的大智慧。为了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法治化。首先,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并有效防御行政权的干涉。然后,尽快培养少数民族公民的公民意识。最后,在村民自治组织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对乡镇权力与地方自治权力关系来说,如何理性地构建和谐、稳定的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是两者权力关系法治化的关键。本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乌尊镇基层建设的现状和取得成就。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提出一些建议和建议。
【关键词】:乡镇政权 村民自治组织 权力关系 法治化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8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引言8-12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方法11-12
- (四)研究观点12
- 一、乌尊镇基层组织建设现状与成就12-16
-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13-14
- 1、乡镇政权建设现状13
- 2、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现状13-14
- (二)乌尊镇基层建设工作的成就14-16
- 1、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14-15
- 2、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显著提高15
- 3、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15-16
- 二、乌尊镇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6-23
- (一)乡镇政权干预村民委员会选举17-19
- 1、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18
- 2、村民民主意识较低18-19
- (二)“村帐乡管”破坏村民自治组织的财务自主管理权19-20
- 1、乡镇财政体制的压力19-20
- 2、以管理方便为由给“村帐乡管”提供时机20
-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自主生产经营权受到破坏20-21
- 1、村民自治组织拥有权力不对称21
- 2、缺乏市场意识21
- 小结:村民自治组织的“附属行政化”趋向日益突出21-23
- 三、乌尊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法治化对策23-29
- (一)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24-25
- 1、建设有效的选举监督体制24
- 2、保障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权24-25
- (二)实现“村帐村管”25-26
- 1、保障村民自治组织的独立财务管理权25
- 2、加强村级财务监督管理25-26
- (三)提高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26-27
- 1、保障村民自治组织的自主生产26-27
- 2、集体经济发展应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27
- 小结:推进依法行政并保障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27-29
- 结语29-30
- 注释30-32
- 参考文献32-35
- 附录35-38
- 科研和论文发表38-39
- 致谢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丽新,张育才;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如何实现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和谐[J];行政论坛;2000年06期
2 张寒;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关系的规范化[J];晋阳学刊;2002年05期
3 刘建荣;;村民自治组织在征地过程中的权利博弈[J];学习论坛;2006年10期
4 于乐锋;;政府与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信任关系研究——从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刘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6 张智凡;;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土地改革下村民自治组织的再构建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年17期
7 陈丽华;;论授予村民自治组织环境管理权的必要性[J];求索;2009年08期
8 杨术友;聂应德;;乡土观念与村民自治组织绩效的关系[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孙梦;;论村民自治组织的土地职能[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年05期
10 韦少雄;;村民自治组织结构关系论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师小丽;;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嫣;郭守文;;如何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宁;;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建构:组织培育与体系重构——浅论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生长逻辑、发展限度与建构路径[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4 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保护环境的法律保障[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郑世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志民;;乡镇、村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转型及作用发挥[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明(作者单位:韶关市民政局);抓好重建家园工作的三大对策[N];韶关日报;2006年
2 记者 张澍;整治农村治安 推进平安建设[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3 ;从乡村自治制度变迁看乡村民主的发展[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苏报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苏报记者 高振华;“政社互动”还权于民[N];苏州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资兴全面推行“1+2”模式成效显著[N];郴州日报;2009年
6 何勇;农村青年低政治参与度是二元视角下的误读[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杨恒;应重视农村民调工作[N];甘肃日报;2004年
8 特约记者 杨健鸿 通讯员 沈芳;变“事后处理”为“同步监督”[N];检察日报;2013年
9 记者 王善业邋通讯员 龚甲有;深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N];韶关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雷哲侠;搭建“四个平台”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N];运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辉;论村民自治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主导地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谭文邦;现代组织视域下的村民自治组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肖勇;中国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宪政考察[D];湘潭大学;2013年
4 阿力木·沙塔尔;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法治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5 纪子元;村民自治组织参与救灾、重建的社会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迎宾;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行政主体地位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闫理真;村民自治组织与村民权利的行政法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范维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村民自治组织主体地位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9 赵启坤;村民自治组织与乡镇政权关系和谐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春;乡村治理结构中的村民自治组织角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权力关系法治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7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