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21:46
【摘要】:我国自1949年以来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巩固,然而国内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仍留有残余,国际上的“三股势力”也趋于活跃,因而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仍面临挑战。在新时代里,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结合法治中国建设来对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培育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法治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进行了学术研究。在结构安排上,首先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以多元一体为特征的中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论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同于具有中国国籍的全体中国公民,并对其国家属性和法治内涵做了分析。然后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中关于法治、民族团结和共同体的相关内容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做了简要概括,从而为本文科学地开展相关研究找到理论支撑。继而深入分析了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演变及其遇到的挑战,指出了我国少数民族对作为自觉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和汉族同样起步于晚清时期、成熟于抗战时期、巩固于社会主义阶段,但仍面临国内“两种民族主义”残余和国际“三股势力”渗透的双重挑战。再就是对比分析了苏联、美国、中国三种不同的国族认同构建模式,对苏联的“大拼盘模式”、美国的“大熔炉模式”、中国的“多元一体”模式做了简要论述,说明了苏联和美国有关政策的得失,论证了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最后,提出了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建议,从坚持依法维护民族团结、强化少数民族的法治教育、注重德法并举以文化人等三方面做了论述。一是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维护民族团结局面,推进民族宗教工作的法治化;二是要以宪法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法治教育的核心,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在全民族的义务教育阶段贯彻“五个认同”教育,努力营造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并切实发挥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容易受到“两种民族主义”残余的消极影响,在国际上“三股势力”日益活跃的态势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应当运用法治思维、采取法治方式、坚持德法并举。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凤梅;吴丽萍;;论法治中国实现的两个基本要素[J];学理论;2018年12期

2 韩慧;张光玉;李阳;;互动与融合:法治中国与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的内在逻辑[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04期

3 陈慧玲;;“法治中国”背景下公民意识培育的困境及突破——以高职院校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年01期

4 苗炎;;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04期

5 汪安平;;论司法公正与法治中国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27期

6 王子岳;;凝聚力量 助推法治中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年Z1期

7 刘海军;;法治中国视阈下出版人的社会责任[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4期

8 裴国旗;;央视《法治中国》缘何聚焦翼城县电视台《经纬剧场》[J];电视指南;2017年18期

9 皮剑龙;;加强街道在城市治理中履行职责的法治供给[J];北京观察;2018年10期

10 蔡军;;第三届“新兴(新型)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知与行;201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曙宏;;奋力建设法治中国[A];公法的基础理论和范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郭yN;;论邓小平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贡献[A];四川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14年

3 ;最高法:建设平安与法治中国系今年首要任务[A];贵州法学(2014年第3期)[C];2014年

4 陈冀平;;谈谈法治中国建设——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A];贵州法学(2014年第1期)[C];2014年

5 韦启光;;夯实道德基础 建设法治中国[A];2015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6 张文显;;法治中国建设的展望[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7 胡月军;罗承艳;;法治中国进程中的法学教育研讨会 暨邹渊教授法律生涯60年座谈会综述[A];贵州法学(2014年第10期)[C];2014年

8 胡鞍钢;;党中央大战略大布局:“三个全面”与“三个中国”[A];国情报告第十七卷2014年[C];2016年

9 施新州;;董必武法学思想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四辑)[C];2015年

10 李军;曹勇;;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A];中国领导科学研究年度报告2014[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岳佳 甘肃政法大学;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N];甘肃日报;2019年

2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付子堂;不断推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N];学习时报;2019年

3 ;续写法治中国新华章[N];法制日报;2020年

4 记者 陈慧娟;把部署转化为行动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N];光明日报;2020年

5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年

6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N];人民法院报;2020年

7 本报记者 时晨;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N];人民公安报;2020年

8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N];人民公安报;2020年

9 本报评论员;发扬斗争精神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N];人民公安报;2020年

10 本报评论员;开启法治中国新航程[N];法制日报;202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晓;法治中国进程中的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7年

2 李乾;中国城市法治发展可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冯俊海;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边宇海;法治: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深刻变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谷昭民;论法律外交[D];吉林大学;2015年

6 吕承文;法治政府制度创新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瑞;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年

2 杨子奕;法治中国建设的价值基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3 朱海龙;习近平法治中国建设思想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8年

4 汪晓雅;习近平法治中国建设思想研究[D];延安大学;2018年

5 杨佳瑶;法治中国的民族性分析[D];海南大学;2018年

6 方蒙蒙;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法治思维价值与培育路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7 刘芬;法治中国建设下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黄群峰;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超楠;习近平建设法治中国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10 范一维;法治中国背景下中国政府治理问题初探[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87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787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2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