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反腐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19:05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反腐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腐败素有政治之癌的恶名,腐败治理是世界性难题,网络反腐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型反腐败的形式,尤其网络反腐的民间行为为突破我国当下的反腐败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成为反腐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政治改革与虚拟网络民主的激进性产生碰撞,使得网络反腐带有了浓重的中国特色。加之,党和政府对网络反腐的高度重视也推动了网络反腐的历史进程。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与本文话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评述,并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网络反腐的相关基本问题,对腐败、网络反腐的定义做了介绍,并对本研究的网络反腐概念做了界定。我国网络反腐现象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环境,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反腐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权力反腐存在不足,官方认可网络反腐的现实国情为网络介入反腐事业提供契机,既得利益集团固化导致腐败之风横行,为网络反腐的兴起提供了现实条件。公众民主意识的觉醒、从众心理、安全感的满足等也是网络反腐产生的群体心理基础。 第三章追溯了我国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网络反腐的特点。我国网络反腐发端于1999年至2003年网络舆论的出现,目前已达到繁荣发展阶段,在我国反腐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网络反腐实现了大众话语权,它的发生兼具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官方与民间双轨并行的形式存在,也刺激了网络造词现象的出现。 第四章分析了我国网络反腐发展面临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利器,网络反腐的贡献毋庸置疑,但我国网络反腐发展也面临一定的瓶颈,从存在数字鸿沟、把关人弱化的社会环境、网络反腐失序激发负能量、网络反腐法制不健全的现状对我国网络反腐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五章针对我国网络反腐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从认知层面,提出转变观念,正确看待网络反腐,从社会层面提出推进网络反腐基础建设,提升民众媒介素养,从国家层面提出推进网络反腐机制建设,完善网络反腐法律体系,以向我国网络反腐良性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腐败 网络反腐 舆论监督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62.6;G20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引言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
- 1.3 研究思路13-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中国网络反腐相关问题及现象生成15-33
- 2.1 我国网络反腐的基本概念15-21
- 2.1.1 腐败释义15-16
- 2.1.2 当前我国反腐现状概述16-17
- 2.1.3 网络反腐释义17-18
- 2.1.4 我国网络反腐现行模式18-21
- 2.2 我国网络反腐理论阐释21-23
- 2.2.1 把关人理论21
- 2.2.2 沉默的螺旋21-22
- 2.2.3 群体极化理论22-23
- 2.3 我国网络反腐现象生成23-33
- 2.3.1 技术层面: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反腐提供可能性23-25
- 2.3.2 现实国情:传统反腐渠道不畅,为网络介入反腐提供契机25-27
- 2.3.3 社会基础:既得利益集团固化,民主意识觉醒27-33
- 第3章 中国网络反腐历史进路及特点33-43
- 3.1 我国网络反腐历史进路33-36
- 3.1.1 萌芽阶段:(1999年至2003年)网络舆论监督出现33
- 3.1.2 蓄势阶段:(2003年至2007年)网络舆论监督进入反腐领域33-34
- 3.1.3 活跃阶段:(2008年至2009年)网络反腐发威34-35
- 3.1.4 高潮阶段:(2010年至今)网络反腐逐步走向制度化35-36
- 3.2 我国网络反腐的特点36-43
- 3.2.1 大众话语权37-38
- 3.2.2 偶然性与必然性并存38
- 3.2.3 官方与民间双轨并行38-39
- 3.2.4 网络造词39-40
- 3.2.5 全民互动性40-41
- 3.2.6 安全性41-43
- 第4章 中国网络反腐面临困境43-57
- 4.1 认知层面:对网络反腐认知不一43-44
- 4.1.1 思想上惧怕网络反腐43
- 4.1.2 盲目乐观,夸大网络反腐效果43-44
- 4.1.3. 低估网络反腐的作用和影响44
- 4.2. 社会环境:数字鸿沟,把关人弱化44-48
- 4.2.1 数字鸿沟44-46
- 4.2.2 把关人弱化46-48
- 4.3 网络反腐失序引发负能量48-54
- 4.3.1 网络反腐或沦为打击报复工具49
- 4.3.2 “人肉搜索”引发网络舆论暴力49-50
- 4.3.3 网络反腐娱乐化50-52
- 4.3.4 网络民粹主义蔓延52-53
- 4.3.5 带有偶然性色彩,缺乏长效机制53-54
- 4.3.6 制约司法公正,影响社会正义54
- 4.4 国家层面:网络反腐法制不健全54-57
- 4.4.1 网络反腐相关部门问责制缺乏55
- 4.4.2 网络反腐现象缺乏法律保障55-56
- 4.4.3 网络反腐行为缺乏法律约束56
- 4.4.4 网络反腐举报人缺乏法律保护56-57
- 第5章 我国网络反腐的完善途径57-65
- 5.1 国外反腐倡廉发展经验借鉴57-59
- 5.1.1 注重建设完善的反贪廉政制度57-58
- 5.1.2 坚持政务公开透明58
- 5.1.3 推行廉洁教育,防、治相结合58-59
- 5.2 我国网络反腐完善对策59-65
- 5.2.1 认知层面: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网络反腐59-61
- 5.2.2 社会层面:推进网络反腐基础建设,提升民众媒介素养61-63
- 5.2.3 国家层面:推进网络反腐机制建设,完善网络反腐法律体系63-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69
- 致谢69-71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治洲;;我国反腐模式的变迁与展望[J];管理现代化;2010年02期
2 楚文凯;腐败概念的泛化和界定[J];中国监察;2005年16期
3 彭晓薇;;论网络反腐[J];求实;2011年03期
4 郭中军;;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来袭[J];社会观察;2009年12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反腐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0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