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完善论
发布时间:2017-04-14 09:03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完善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吸收普通群众参与审判,将民众的善恶是非观念引入审判过程,增强案件审理的道德性的制度,是我国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实现司法民主公正,保证司法独立和廉洁,提高实质正义,在民主法治、司法公开公正、认定案件事实以及普法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在实际司法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本文通过分析陪审制度的现状,对比美国陪审团制度,结合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运行,对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进行讨论,提出一套在我国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以实现司法公正和民主法治。 司法的民主化是各国司法制度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陪审制度作为司法民主化的伟大发明和重要标志,在普通公民对抗专制王权的过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后陪审制度作为文明法治国家的象征被保留下来,并被不断地借鉴和吸收,在它发展演化的漫长历史上形成了以欧美法系为代表的陪审团制度和以大陆法系为代表的专家参审制度。我国则实行兼具两者特色又从根本上区别于两者的人民陪审员制度。陪审制度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陪审制度的缺陷也暴露无疑,如何看待这些缺陷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成为各国法学界普遍讨论的热点。本文从陪审制度的发展过程、特征以及中外陪审制度的对比入手,探讨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不足,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陪审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陪审制度 陪审团 人民陪审员 民事诉讼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12-13
- ABSTRACT13-14
- 前言14-15
- 一、陪审制度的概述15-23
- (一) 陪审制度的概念及特征15-16
- 1、陪审制度的词源15
- 2、陪审制度的定义15-16
- (1) 陪审制度的狭义定义15
- (2) 陪审制度的广义定义15
- (3) 陪审制度的定义之争15-16
- (二) 陪审制度的历史演进16-20
- 1、陪审员制度的起源和类型16-17
- (1) 陪审员制度的起源16-17
- (2) 陪审员制度的类型17
- 2、外国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17-19
- (1) 英国的传统陪审团制度17-18
- (2) 欧洲大陆的参审制度18
- (3) 美国的现代陪审团制度18-19
- 3、我国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19-20
- (1) 解放前我国的陪审制度19
- (2) 新中国成立后的陪审制度19
- (3) 改革开放后的人民陪审员制度19-20
- (4) 新时期中国的陪审制度20
- (三) 陪审制度的特征20-23
- 1、陪审团制度的特征20-21
- 2、参审制的特征21
- 3、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特征21-23
- 二、陪审制度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23-27
- (一) 不同法系陪审制度的价值比较23-25
- (二) 陪审制度在当下中国的意义25-26
- (三) 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26-27
- 三、我国陪审制度的现状及改革必要性27-33
- (一) 我国陪审制度实行的现状27-30
- (二) 陪审制度的意义30-31
- 1. 有利于发现事实真相,保障实际正义30
- 2. 有利于促进司法民主30-31
- 3. 有利于司法公开,维护司法健康运行31
- 4. 有利于普法教育31
- (三) 我国陪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31-33
- 1、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32
- 2、制度方面的原因32-33
- 四、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与美国陪审团制度的比较33-39
- (一) 陪审员的资格33-34
- 1. 我国人民陪审员的资格33
- 2. 美国陪审员的资格33-34
- (二) 陪审员的选拔34-35
- 1. 人民陪审员的选拔34
- 2. 美国陪审员的选拔34-35
- (三) 陪审员的表决权35-36
- 1. 人民陪审员的表决权35
- 2. 美国陪审员的表决权35-36
- (四) 陪审员权利的保障与制约36-39
- 1. 人民陪审员履行职责的保障与制约36-37
- 2. 美国陪审员的保障与制约37-39
- 五、美国陪审制对我国陪审制度改革引发的思考39-46
- (一) 加强陪审观念39-40
- 1. 加强法院内部人士及相关司法人士的陪审观念39-40
- 2. 加强陪审员的陪审观念40
- 3. 加强社会大众的陪审观念40
- (二) 制度层面的改革措施40-43
- 1、完善相关立法40-41
- (1) 将人民陪审员制度纳入宪法40-41
- (2) 加快相关立法工作41
- 2、完善相关配套措施41
- (1) 规范陪审员的选拔和人事管理机制,建立对陪审员的惩罚机制41
- (2) 加强对陪审员和法院内部人员的培训工作机制建设41
- 3、扩大陪审员范围41-42
- 4、明确陪审员的职权42
- 5、维护审判员的合法权益42-43
- (1) 提升陪审员的地位42-43
- (2) 增加财政投入,给予陪审员中充分的物质保障43
- (三) 推进人民陪审员本土化进程43-46
- 1、避免舆论干扰43
- 2、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数量、任期、职权义务的改革43-44
- 3、法律法规的系统化、具体化的改革44
- 4、“陪而不审”现象的防治44
- 5、陪审团制度的局部试点44-46
- 六、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46-52
- (一) 人民陪审团的适用范围46-47
- (二) 陪审员库的建设47-49
- 1. 陪审员的资格条件47-48
- 2. 选任程序48
- 3. 任期及连任48-49
- 4. 陪审员职务的免除49
- (三) 人民陪审团的权利和义务49-50
- (四) 人民陪审团的评议裁决50
- (五) 监督管理机制50-52
- 结论52-53
- 注释53-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附件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必县;;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价值的表达与实践 基于人民陪审员身份的实证分析[J];法律适用;2011年07期
2 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J];法学家;1999年03期
3 曾浩荣;;关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新构想[J];法学家;2000年06期
4 姚莉;;中国陪审制度的理论反思和制度重构[J];法学家;2003年06期
5 何家弘;;中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方向——以世界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为借鉴[J];法学家;2006年01期
6 陈少林;完善中国刑事陪审制度之构想[J];法学评论;2005年04期
7 马骏驹,聂德宗;当前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法学评论;1998年06期
8 李超玲,钟洪;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廷栓;郝永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与价值探析[J];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钟小凯;;对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取向的法理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完善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0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