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效益债券:一个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1-05-11 08:33
中央高度强调简政放权,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使共享型政府建设有了思想支持。目前,我国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代表的共享型政府模式建设已开始实施,其中包括已经成功发行的两例社会效益债券项目,国内学者也开始强调从PPP到社会效益债券的转化,社会效益债券被认为能够作为共享型政府的一个法律制度创新。国内现有关于社会效益债劵的研究过于理论化、西方化,缺乏中国语境下的思考,作为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的社会效益债券需要立足中国实际进行制度设计。
【文章来源】:商业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的逻辑起点
(一)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
(二)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的演变
二、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政府干预局限性
(二)市场配置有限性
(三)传统共享型政府模式的困境
三、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公民参与阶梯论:“有限参与”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协同监督”
四、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的制度建构
(一)以公共利益为制度基础
第一,对于公共利益的确定,需要社会效益债券各主体参与评估和监督。
第二,政府要为市场主体提供经济激励。
第三,政府需组织社会效益债券的设计和开发。
(二)以法制化为构建进路
(三)以风险防范为制度保障
五、法律制度创新中的政府责任边界
(一)政府作为协议主体的责任边界
(二)政府作为监管主体的责任边界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导向型精准扶贫:核心范畴与金融进路[J]. 郝志斌. 现代经济探讨. 2019(04)
[2]行政权的边界界定及其规制研究[J]. 万里鹏. 宁夏社会科学. 2019(01)
[3]共享发展与共享型政府构建[J]. 余敏江. 毛泽东研究. 2018(04)
[4]论互联网分享经济的合作规制模式[J]. 刘绍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5]PPP项目风险再分担问题研究——基于效用理论的分析[J]. 王建斌,吴小佳.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3)
[6]可持续发展理念下PPP模式推进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杜亚丽.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8(02)
[7]构建政府权力规制的公共治理模式[J]. 胡税根,翁列恩.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1)
[8]“权力清单”的正本清源[J]. 董成惠. 北方法学. 2017(02)
[9]中国PPP模式的内涵、实践和问题分析[J]. 董再平. 理论月刊. 2017(02)
[10]农村亚贫困群体目标定位探析[J]. 李倩,张开云. 浙江社会科学. 2015(10)
本文编号:3181097
【文章来源】:商业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的逻辑起点
(一)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
(二)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的演变
二、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政府干预局限性
(二)市场配置有限性
(三)传统共享型政府模式的困境
三、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公民参与阶梯论:“有限参与”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协同监督”
四、共享型政府法律制度创新的制度建构
(一)以公共利益为制度基础
第一,对于公共利益的确定,需要社会效益债券各主体参与评估和监督。
第二,政府要为市场主体提供经济激励。
第三,政府需组织社会效益债券的设计和开发。
(二)以法制化为构建进路
(三)以风险防范为制度保障
五、法律制度创新中的政府责任边界
(一)政府作为协议主体的责任边界
(二)政府作为监管主体的责任边界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导向型精准扶贫:核心范畴与金融进路[J]. 郝志斌. 现代经济探讨. 2019(04)
[2]行政权的边界界定及其规制研究[J]. 万里鹏. 宁夏社会科学. 2019(01)
[3]共享发展与共享型政府构建[J]. 余敏江. 毛泽东研究. 2018(04)
[4]论互联网分享经济的合作规制模式[J]. 刘绍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5]PPP项目风险再分担问题研究——基于效用理论的分析[J]. 王建斌,吴小佳.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3)
[6]可持续发展理念下PPP模式推进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杜亚丽.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8(02)
[7]构建政府权力规制的公共治理模式[J]. 胡税根,翁列恩.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1)
[8]“权力清单”的正本清源[J]. 董成惠. 北方法学. 2017(02)
[9]中国PPP模式的内涵、实践和问题分析[J]. 董再平. 理论月刊. 2017(02)
[10]农村亚贫困群体目标定位探析[J]. 李倩,张开云. 浙江社会科学. 2015(10)
本文编号:3181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8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