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组织法制监督论
本文关键词:地方党组织法制监督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党组织的有效监督是一个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国家繁荣昌盛的重大问题。党组织监督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对党的执政权力有效的规约,让党的权力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效的行使,在于防止和纠正党组织的执政权力的滥用,确保党组织的执政权力的行使更趋科学化和合法化。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拥有相对独立完整的权力,地方经济社会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著名的成就,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组织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问题相伴而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少地方党员干部经不起权力和利益的诱惑,贪污腐化和权力滥用令人担忧,这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关系到地方党群关系,更关系到地方社会的稳定,,对党的形象和执政的基础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加强地方党组织的监督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完善就是我们执政党建设的完善,是社会发展领导力的完善,也是政治合法性、先进性的标志。 本文在对监督作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地方党组织监督的相关实践,笔者认为目前对地方党组织的监督主要属于政治性的党内监督,即主要是靠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开展的监督,并通过党的代表大会、集体领导制度等进行相关的配套监督。但这一监督模式无疑是缺少法律意义的。据此,笔者借鉴和移植监督的概念,通过构建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基本结构,来明确地方权力机关、地方民主党派、新闻媒体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主体角色,将地方党组织“一把手”的决策权以及地方党政关系纳入监督的规约之中。另一方面,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关执政党监督的相关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法治前提是完善我国地方党组织监督的钥匙,制度建设是完善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关键,政治文化是完善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基础性保障。 本文结构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七章。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缘起与意义,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架构起分析思路与全文框架;第一章主要对监督以及政党组织监督理论进行概述;第二章在借用与移植监督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党组织的监督体系进行了铺垫性梳理,进而界说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内容、形式和重点,旨在找寻各主体对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第三章从时代、公共、价值三大理性维度,对地方党组织监督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系统的观察;第四章首先介绍党组织内部监督的历史沿革,对党组织内部监督的专门形式——纪委的监督进行专门考察,然后论述地方党组织内部监督的配套体系,最后探讨了地方党组织内部监督的困境与改革;第五章深刻分析了地方党组织外部监督陷入“软约束”的困境;第六章主要是抛砖引玉,通过对西方不同国家执政党监督的梳理分析,寻找西方执政党监督的先进经验;第七章在上述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地方党组织 监督 改革 法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262.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4
- 绪论14-36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14-21
- 一、 选题缘起14-19
- 二、 研究意义19-21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21-28
- 一、 国外研究现状21-22
- 二、 国内研究现状22-27
- 三、 总体评价27-28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基本框架28-31
- 一、 基本思路28-29
- 二、 基本框架29-31
- 第四节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1-33
- 一、 主要观点31-32
- 二、 创新之处32-33
- 第五节 主要研究方法及手段33-34
- 一、 规范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3
- 二、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33-34
- 三、 比较分析法34
- 四、 系统思辨法34
- 小结34-36
- 第一章 政党组织监督概述36-58
- 第一节 监督概述36-43
- 一、 监督的基本内涵36-38
- 二、 监督的原则38-40
- 三、 监督的功能40-43
- 第二节 西方政党组织监督理论梳理43-47
- 一、 古希腊罗马的权力监督理论43-44
- 二、 近现代西方政党组织监督理论44-46
- 三、 当代西方政党组织监督理论46-47
- 第三节 我国政党监督思想与新亮点47-56
- 一、 我国历史上相关的监督思想47-49
- 二、 无产阶级执政党的监督理论49-53
-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执政党监督思想新亮点53-56
- 本章小结56-58
- 第二章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基本架构58-101
- 第一节 地方党组织监督概述58-62
- 一、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价值定位58-59
- 二、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基本结构59-61
- 三、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主要原则61-62
- 第二节 地方党组织内部监督主体62-72
- 一、 上级党组织的监督63-64
- 二、 同级纪委的监督64-69
- 三、 下级党组织的监督69-70
- 四、 党员群众的监督70-72
- 第三节 地方党组织外部监督主体72-84
- 一、 地方权力机关的监督72-74
- 二、 地方政府的监督74-78
- 三、 地方民主党派的监督78-79
- 四、 新闻媒体的监督79-81
- 五、 人民群众的监督81-84
- 第四节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内容与形式84-99
- 一、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内容84-91
- 二、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形式91-93
- 三、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重点93-99
- 本章小结99-101
- 第三章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理性维度101-133
- 第一节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时代理性102-110
- 一、 地方党组织执政地位的适时转变103-106
- 二、 地方党组织思想路线的应时转型106-108
- 三、 地方党组织组织属性的时代转身108-110
- 第二节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公共理性110-121
- 一、 地方党组织对本党党员的规制性110-114
- 二、 地方党组织对人民群众的亲和性114-118
- 三、 地方党组织对同级国家机关的示范性118-121
- 第三节 地方党组织监督的价值理性121-131
- 一、 地方政权的合理巩固122-124
- 二、 地方民主的有效进路124-127
- 三、 地方党政结构的理性定位127-131
- 本章小结131-133
- 第四章 地方党组织内部监督的成就与困境133-160
- 第一节 地方党组织内部监督的组织架构133-143
- 一、 同级纪委及其运行机制133-135
- 二、 地方党组织的代表大会制度135-137
- 三、 地方党组织的内部选举制度137-141
- 四、 地方党组织的集体领导制度141-143
- 第二节 地方党组织内部监督的实践与成效143-155
- 一、 执政前党内监督的实践与成效143-146
- 二、 建国以后党内监督的延续与发展146-150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的改革探索150-155
- 第三节 地方党组织内部监督的困境155-158
- 一、 党内专门监督不足155-156
- 二、 党内选举制度不够规范156-157
- 三、 党内集体领导制度不完善157-158
- 本章小结158-160
- 第五章 地方党组织外部监督的成就与困境160-185
- 第一节 地方党组织外部监督的成就160-169
- 一、 地方人大的组织地位提升,监督权力逐步扩大160-162
- 二、 民主监督的形式多样,范围广泛162-165
- 三、 媒体监督渠道顺畅,监督成效有目共睹165-167
- 四、 党务公开深入推进,群众监督效果显著167-169
- 第二节 地方党组织外部监督的困境表现169-179
- 一、 地方人大对地方党组织监督之“软”169-171
- 二、 地方政府对地方党组织监督之“空”171-174
- 三、 民主党派对地方党组织监督之“散”174-176
- 四、 新闻媒体对地方党组织监督之“乱”176-177
- 五、 人民群众对地方党组织监督之“弱”177-179
- 第三节 地方党组织监督不足的原因分析179-183
- 一、 绝对地位往往使其他主体的监督无从谈起180-181
- 二、 自上而下的监督取代组织之间的平行监督181-182
- 三、 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在实践中明显不足182
- 四、 重事后、轻事前事中的监督机制顾此失彼182-183
- 本章小结183-185
- 第六章 西方国家的执政党监督及其启示185-220
- 第一节 西方政党角色与执政权力获得185-194
- 一、 西方政党制度的含义、类型和特点185-191
- 二、 西方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确定方式191-192
- 三、 西方执政文化及其功能192-194
- 第二节 西方执政党监督制约体系194-209
- 一、 政党监督及其理论基础194-196
- 二、 宪法和法律的监督196-198
- 三、 政府体系对执政党的监督198-201
- 四、 在野党对执政党的监督201-204
- 五、 执政党党内监督204-205
- 六、 社会力量对执政党的监督205-209
- 第三节 西方执政党监督的启示209-218
- 一、 制度推进是完善执政党监督的基础209-213
- 二、 文化氛围是完善执政党监督的土壤213-215
- 三、 法治精神是完善执政党监督的保障215-216
- 四、 社会民众是完善执政党监督的主力216-218
- 本章小结218-220
- 第七章 完善我国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对策220-251
- 第一节 法治推进是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向度220-224
- 一、 法治推进的内在要求220-221
- 二、 法治推进的基本要件221-222
- 三、 法治推进的具体运行222-224
- 第二节 制度建设是地方党组织监督的基础224-241
- 一、 改革完善党内监督制度224-230
- 二、 改革完善人大监督制度230-234
- 三、 改革完善民主监督制度234-238
- 四、 改革完善舆论监督制度238-241
- 第三节 文化发展是地方党组织监督的条件241-250
- 一、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内核242-246
- 二、 彰显执政文化中的法治意识246-248
- 三、 培育执政文化中的公民精神248-250
- 本章小结250-251
- 结论:执政党监督的有效性思考251-257
- 主要参考文献257-26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269-270
- 后记270-2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荣华;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思考[J];政治学研究;1999年04期
2 陈剩勇,马斌;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年01期
3 钱家栋;;地方党代表直接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新形势下的制度创新[J];求实;2007年01期
4 温家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J];求是;2012年08期
5 田毅鹏;;“村落终结”与农民的再组织化[J];人文杂志;2012年01期
6 刘红凛;论党的监督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沈远新;正和互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范式及其政策意义[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孙景峰;汪凤敏;;建构与重塑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权威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9 李建中;;借鉴西方国家党际监督的有益经验 推进我国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吕元礼;张子友;;执政文化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白龙 张洋;[N];人民日报;2012年
2 林尚立;[N];学习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亚飞;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府职能变革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韩冰;中国执政党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本文关键词:地方党组织法制监督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5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