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自由的兼容
本文关键词:平等与自由的兼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托克维尔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社会学家,其文本是后世学者研究近代法国大革命重要思想资源。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托克维尔研究热逐渐显现。本文试图通过结合托克维尔所处的时代背景,来阐述其平等、自由,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旨在通过对这些观念的表述,来揭示托克维尔的革命价值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托克维尔的生平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回顾了他在法国政界的经历;其次探讨了对托克维尔革命价值思想形成有重大影响的几个重要历史因素,诸如欧洲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以及他对美国民主制度考察等,并指出这些事件对托克维尔的启示。 第二部分首先就托克维尔的平等观和自由观进行了分析,进而阐明了托克维尔对于如何处理“平等”与“自由”之间关系的观点。其次,结合托克维尔对“平等”、“自由”及其之间关系的观点,揭示了托克维尔思想中民主制度的理想状态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价值判断。 第三部分主要就托克维尔革命价值思想对于后世学者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作了简要说明。最后,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揭示了托克维尔在西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并且重申了他的“平等与自由的兼容”为核心的革命价值观。 国内外在研究托克维尔革命价值指向上存在着争议,而这种争议,事关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史的定位。的确,自由与平等及其相互关系,不仅是近代革命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人类在走向未来中将要不断面临的问题。托克维尔的革命价值观清晰的显现在他设计的民主制度中。他对于民主的观点深邃并具有预见性,对于后世致力于民主化的政治领袖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虽然托克维尔的思想终究为资产阶级政体服务,但其权力约束理论中的民主法治思想及人民大众监督机制,就值得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学习和借鉴。因此,梳理托克维尔的革命价值观,理清其自由、平等的主张,正是本篇学位论文将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托克维尔 平等 自由 民主 革命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的缘起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1.3 研究思路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1.5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个人境遇与时代变迁:托克维尔革命思想的渊源14-25
- 2.1 启蒙运动的影响14-16
- 2.2 法国大革命的反思16-21
- 2.3 美国民主政治的观察21-25
- 第三章 自由与平等:托克维尔革命思想中的价值关切25-36
- 3.1 个人自由与革命25-27
- 3.2 社会平等与革命27-29
- 3.3 自由与平等之关系29-31
- 3.4 托克维尔理想中的民主制度31-34
- 3.5 托克维尔对法国革命的价值判断34-36
- 第四章 革命不可承受之重:托克维尔革命思想之当代价值36-41
- 4.1 托克维尔革命价值观对后世学者的深远影响36-39
- 4.2 超越革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影响39-41
- 第五章 结束语41-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5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平等与自由的兼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