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村务监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7-05-20 12:00

  本文关键词:村务监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村两委”行使的自治权力也不能例外。在浙江,以武义县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政府首创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并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2010年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2条明文规定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同年7月20日,浙江省出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 本文以浙江省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为主要对象,阐述该监督制度的主体、内容以及程序等内容,分析该村务监督制度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村民自治中村务监督问题的若干建议。 具体而言,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村务监督机构监督的不充分、村民民主参与的不完善、运行环境不透明等。这些问题使村务监督的有效性发挥受到制约,从而造成滋生腐败的土壤继续存在,村民与村干部关系紧张,互不信任,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的正常运转。村务监督不能顺畅且有效运行有其深刻的原因。首先,村务监督机构其本身独立性的缺乏是这一切问题的源头。同时,村务监督人员缺少履行职责的规范也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此外,村民自治组织内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与上级政府相互之间缺乏利益对抗也是影响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运行的客观原因之一。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完善村务监督机构的建设,明确规范监督机构人员构成,加强监督机构专业化建设以及完善相关保障配套。同时,规范引导利益对抗,培养村民民主法治观念,重视民意,增强激励。在外部环境改善的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理清各方关系以及引入司法救济来保障村务监督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民主监督 村务监督 困境 出路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4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一、绪论8-10
  • 二、村务监督的概念及其意义10-14
  • (一) 村务监督的概念10-11
  • (二) 村务监督的意义11-14
  • 1. 村务监督是村民参与村务的重要权利11-12
  • 2. 村务监督是遏制贪腐的重要手段12
  • 3. 村务监督是提升村民自治效率的重要途径12-14
  • 三、当前村务监督的制度安排及其绩效14-22
  • (一) 当前村务监督的制度安排14-18
  • 1. 村务监督的主体14-15
  • 2. 村务监督的程序15-17
  • 3. 村务监督的范围以及责任追究17-18
  • (二) 现有制度取得的绩效18-22
  • 1. 拓宽了民主参与19
  • 2. 缓和了内部矛盾19-20
  • 3. 创新了监督机制20-22
  • 四、村务监督制度在运行中的困境22-35
  • (一) 村务监督不充分22-26
  • 1. 监督存在妥协22-23
  • 2. 救济供给不足23-25
  • 3. 未充分激发监督成员积极性25-26
  • (二) 民主参与程度低26-30
  • 1. 村民的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26-27
  • 2. 监督主体局限于精英层面27-29
  • 3. 民意表达不畅29-30
  • (三) 运行环境不透明30-35
  • 1. 村务运行公开程度低31-32
  • 2. 监督程序不公开32-33
  • 3. 村务运行缺乏外部督促33-35
  • 五、村务监督制度运行困境的成因分析35-48
  • (一) 监督权缺乏独立性35-38
  • 1. 人员构成角度35-37
  • 2. 制度运行角度37-38
  • (二) 利益对抗不足38-41
  • 1. 村内团体的博弈平衡38-39
  • 2. 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利益对抗不充分39-40
  • 3. 与乡镇政府的利益对抗不足40-41
  • (三) 制度细化不充分41-44
  • 1. 履职规范各地细化程度不一41-42
  • 2. 监督人员执行的偏离42-43
  • 3. 成员缺乏系统的培训43-44
  • (四) 惩戒性制度与救济保障制度的不完善44-48
  • 1. 惩戒性制度的缺失44-45
  • 2. 救济制度不完善45-46
  • 3. 保障制度的欠缺46-48
  • 六、完善村务监督制度的若干建议48-61
  • (一) 监督权的强化与保障48-52
  • 1. 明确规范监督机构人员的构成49-50
  • 2. 加强监督机构成员专业化建设50-52
  • 3. 完善机构保障配套52
  • (二) 增强监督中的利益对抗52-56
  • 1. 培养村民民主法治理念52-53
  • 2. 重视民意53-55
  • 3. 增强激励55-56
  • (三) 完善外部环境56-59
  • 1. 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56-58
  • 2. 理清各方关系58-59
  • (四) 引入司法救济59-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6-68
  • 致谢68-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雅杰;浅论监督与人大监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乐 yN;美将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J];交通环保;1994年04期

3 孙焕英;监督者自清[J];人民公安;1999年22期

4 肖飞;加强人大对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古陈;监督部门该监督谁[J];农村财务会计;2002年12期

6 马郑刚;缺乏监督的权力与缺乏权力的监督[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7 马郑刚;缺乏监督的权力与缺乏权利的监督[J];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05期

8 俱小丹;刘文轩;;对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22期

9 ;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与监督机构探索[J];工商行政管理;1994年23期

10 戴学明;监督与制约——瑞典议会监督专员制度透析及几点认识[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项嗣麒;;对建立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监督机构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项嗣麒;;对建立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监督机构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宁善文;马国华;祝相宏;;浅析油田企业HSE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北京科技大学纪委课题组;曲雁;;关于高校基建(修缮)工程招标监察工作的研究——以纪检监察的视角谈高校招标监督管理[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5 楚刃;;保障人权与公安执法的监督[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浩平;监督机构为何哑火失声[N];广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师长青;奥运监督,在实战中锻炼检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3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工商行政管理局 孙天舒 徐明;依法行政如何加强同级监督[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4 朱志华;构建强有力的公安监督体系[N];人民公安报;2005年

5 张博;完善监督机制 整合监督力量[N];人民日报;2005年

6 张博;完善监督机制 整合监督力量[N];临汾日报;2006年

7 福建省公安厅纪委监察室;浅议地市以下公安监督部门合署办公[N];人民公安报;2005年

8 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 张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刻不容缓[N];江苏经济报;2003年

9 凯文;建立监督机构 预防、遏制腐败[N];市场报;2002年

10 王勇;监督“监督者”是个好办法[N];中国财经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天;村务监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永华;江西电网公司工程项目建设惩防监督体系的设计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陈飞燕;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的问题及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4 饶锋生;NY公司对公路机电工程项目双效监督整合的案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孙斯佳;我国民主党派监督职能有效性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李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马关帅;社区矫正监督的本土实践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4年

8 刘健伊;中国与印尼私立中小学治理结构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玉艳;民办高校财务的外部监督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尤淑娟;论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村务监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81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3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