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自救行为立法化之评析

发布时间:2017-05-20 13:30

  本文关键词:自救行为立法化之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救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但由于相关理论研究不深入,司法实践做法不统一,一时难以准确定位与评价,更不能合理有效的指引民众的行为。因此,准确界定自救行为的概念,构建其成立要件,确定其应然定位,找出当前有效的解决司法困境的途径十分迫切。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将狭义的自救行为与民法中的自助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进行区分,定义了自救行为的概念与要件。笔者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热点案件予以梳理,得出了当前自救案件处理的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及其生成原因,引出部分学者欲以此为基础对自救行为立法的观点。然而当前我国法治国家理念的盛行与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使得自救这一私力救济行为丧失了立法的现实基础,空谈立法并无实践价值。并从比较法的视野论述了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不足之处,从立法学及价值分析的角度对自救行为的立法效果予以了质疑,最后从自救行为之固有缺陷论述了其面临的立法难度与风险。在对立法化的观点予以理论反思后,笔者提出了目前情况下的可行控制方式——应然的司法解决模式,从而力求解决成本的最小化。即通过现有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司法实践中已经采用的犯罪构成理论及罪刑法定原则,为自救行为提供总体上的出罪依据。而通过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及第269条抓捕的规定、刑事诉讼法中的扭送制度的适用,并对实践中正当防卫的扩张适用予以批驳,为自救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正当化提供直接的法条依据。文末则对自救行为的特殊情形,如自救过当,提供了处理方式。总之,自救行为虽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同为私力救济,能为整个社会的法秩序精神所包容,但也应注意到由于其损害难控,潜伏着破坏社会秩序与法治的风险,故不论是个人,还是司法裁判者,对其适用均应该保持必要的克制,以求个人权利与自由得到适当认可与尊重的前提下,同时维护好民主法治社会中的道德、公共利益与秩序。
【关键词】:自救 自救立法化 理论反思 实践证伪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4;D92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自救行为的基本界定11-20
  • 第一节 自救行为的概念11-15
  • 一、各国通说观点及评析11-13
  • 二、自救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分13-15
  • 第二节 自救行为的成立要件15-20
  • 一、前提条件15-16
  • 二、时机条件16-17
  • 三、限度条件17-18
  • 四、主体要件18-20
  • 第二章 自救行为司法认定的困境与原因20-27
  • 第一节 司法认定的概况及困境20-24
  • 一、同类案件罪与非罪界定不一21-22
  • 二、同一案件不同审级认定不一22-23
  • 三、同为自救过当而处罚不一23-24
  • 第二节 司法认定困境的原因24-27
  • 一、自救行为适法性认识不足24-25
  • 二、传统司法理念的落后25-27
  • 第三章 自救行为立法化观点的缺陷27-41
  • 第一节 立法化的观点缺乏现实基础27-34
  • 一、自救行为的个人本位与立法趋势相背离27-30
  • 二、国外的立法经验并不足以借鉴30-32
  • 三、自救行为立法化将消解正当防卫的价值32-34
  • 第二节 自救行为立法化难以取得预期效果34-38
  • 一、自救行为立法化的秩序价值分析34-35
  • 二、自救行为立法化的效益价值分析35-37
  • 三、自救行为立法化的正义价值分析37-38
  • 第三节 自救行为本身的局限性38-41
  • 一、自救行为表现复杂却不具有普遍性38-39
  • 二、自救行为的自力性易产生副作用39-41
  • 第四章 自救行为的应然处理模式41-51
  • 第一节 自救情形下可适用的基础理论41-44
  •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罪功能41-42
  • 二、犯罪构成各要件的符合性判断42-44
  • 第二节 自救情形下可应用的具体规定44-47
  • 一、刑法第13条“但书”的运用44-45
  • 二、扭送、抓捕制度的适用45-47
  • 三、最高院出台指导性案例47
  • 第三节 特殊情形的处理47-51
  • 一、自救过当的处理47-48
  • 二、假想自救的处理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中国通论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评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林鸿斌,李隽;一起非法拘禁案引发的若干思考[J];法律适用;1999年07期

3 徐昕;通过私力救济实现正义——兼论报应正义[J];法学评论;2003年05期

4 陈兴良;入罪与出罪:罪刑法定司法化的双重考察[J];法学;2002年12期

5 吴茂见;私力讨债的法律规制[J];河北法学;1994年03期

6 赵永林;;对自救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定位的反思——以两起出租车司机撞死劫匪案件的定性为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李心;试论我国政治制度框架下的司法体制改革[J];金陵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8 刘会生;人民法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9 赵秉志,赫兴旺,颜茂昆,肖中华;中国刑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1996年05期

10 李浩;法官素质与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J];法学研究;199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自救行为立法化之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81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7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