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试论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发布时间:2017-06-02 15:01

  本文关键词:试论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与协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即重新调整原有的利益结构,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实质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监管者,掌管着稀缺资源的分配。在现有体制不健全以及公职人员价值观念异化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钻制度漏洞、偏离公共政策的行为取向。而这些基于个人利害得失所作出的选择恰好证明了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首先,本文从人性假设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传统社会和近代西方社会的政府伦理模式进行分析。在人性可塑论的基础上,我国传统社会主要侧重于对公职人员的道德教化,认为只要通过道德手段就可以达到政治清明的至善境界。而西方社会则是基于“性恶论”的假设以及人性适应论,既注重道德上的规约,也注重加强法治建设。同时也分析了马克思的政府伦理思想。马克思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制之后,提出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须要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其次,分析了政府伦理失范的表现及危害。包括思想观念、组织建设和作风三个方面。政府伦理失范不仅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而且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加社会治理成本。再次,针对具体的表现来分析政府伦理失范的原因。任何一个时代的民众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至今在官方和民间都有不小的影响力。同时与现实土壤相结合,发展成为通过寻租和创租这种心照不宣的形式进行利益的追求和分割。同时由于权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导致的权力异化使得政府部门以及公职人员有机会接触到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公职人员由于自身的角色冲突导致的利益冲突再加上现有的行政体制的种种弊端导致了政府伦理失范行为。 因此,在我国政府伦理失范矫正机制的整体设计上,笔者认为应当将道德教化、制度约束以及公开、监督机制三种途径相结合,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可以弥补自身缺陷,形成一个有机体,共同促进我国政治民主生活的进步。
【关键词】:政府伦理 政府利益 公共利益 伦理失范 矫正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0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20
  • (一) 本文选题以及研究背景10-11
  • 1. 选题缘由10-11
  • 2. 研究背景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17-20
  • 一 我国政府伦理失范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0-38
  • (一)相关概念界定20-22
  • 1. 伦理与道德20
  • 2. 利益与伦理20-21
  • 3. 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21-22
  • (二)中国传统社会的政府伦理观22-28
  • 1. 人性可塑论22-24
  • 2. 整体主义利益观24-25
  • 3. 在其位、谋其政25-26
  • 4. 为政以德26-28
  • (三)近代西方社会的政府伦理观28-33
  • 1. “性恶论”以及人性适应论28-29
  • 2. 个体主义利益观29-30
  • 3. 制度手段为主30-31
  • 4. 市场伦理、社会伦理与政府伦理的同构31-33
  • (四)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伦理理论33-38
  • 1. 新人道主义的道德批判33-34
  • 2.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公共权力行使的道德制约34-38
  • 二 转型期政府伦理失范问题的现状及危害38-42
  • (一)政府伦理失范M题现状38-40
  • 1. 思想观念偏差38-39
  • 2. 组织建设和监管不到位39
  • 3. 作风存在问题39-40
  • (二)政府伦理失范的危害40-42
  • 三 政府伦理失范H题成因42-54
  • (一)封建传统因素42-44
  • 1. “官本位”思想42-43
  • 2. 从"内圣外王”到“人治社会”43-44
  • (二)寻租与创租44-46
  • (三)公共权力的异化46-48
  • 1. 公权力的特征46-47
  • 2. 自由裁量权的异化47-48
  • (四)公职人员的角色冲突48-50
  • 1. “应声虫”现象48
  • 2. 自利主义与利他主义的人为割裂48-50
  • (五)行政体制弊端以及制度缺失50-54
  • 1. 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50-51
  • 2. 行政体制弊端,“官僚泛化”现象普遍51-54
  • 四 转型期政府伦理矫正机制研究54-74
  • (一)道德调控54-61
  • 1. 道德自律54-57
  • 2. 道德他律57-61
  • (二)制度约束61-67
  • 1. 利益权限原则61-62
  • 2. 利益表达机制62-64
  • 3. 利益协调机制64-65
  • 4. 利益监督机制65-67
  • (三)公丌与监督67-71
  • 1. 公众监督67-68
  • 2. 舆论监督68-69
  • 3. 建立一套专业化的政府伦理评价机制69-71
  • (四)我国政府伦理失范矫正机制的整体设计71-74
  • 结束语74-76
  • 致谢76-79
  • 参考文献79-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桂林;陈宇峰;尹振东;;官员规模、公共品供给与社会收入差距:权力寻租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2 李成言;肖俊奇;;社会性官僚政治:中国官本位传统之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07期

3 姚尚建;;发展型政府的利益剥离——基于思想与制度的讨论[J];学术界;2013年10期


  本文关键词:试论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与协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15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a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