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促进社会和谐
本文关键词:媒体要促进社会和谐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和谐 不和谐 民主法治 新闻媒体 公平正义 自然和谐 社会主义 正面报道 新闻工作者 诚信
【摘要】:正什么是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内涵的权威阐述,是我们认识与把握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依据。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存在于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国泰民安系于此。从历史来看,媒体具有塑造
【作者单位】: 烟台广播电视台;
【关键词】: 社会和谐 不和谐 民主法治 新闻媒体 公平正义 自然和谐 社会主义 正面报道 新闻工作者 诚信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什么是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内涵的权威阐述,是我们认识与把握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依据。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玉岭;;五项战略:推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列谈之一[J];政策;2006年10期
2 ;先锋观点[J];先锋队;2007年07期
3 黄荣葆;;构建和谐社会当前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衡阳通讯;2005年08期
4 何显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资料通讯;2007年11期
5 刘亚玲;;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江泽民的和谐社会观探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年08期
6 张琼;;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刍议[J];达州新论;2008年03期
7 吴宝志;;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蕴涵的法治精神[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唐钧;;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6年02期
9 谢基昌;;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7期
10 王长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哲学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秦中;刘志才;;构建和谐社会与反邪教斗争[A];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防范抵御邪教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反邪教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辛国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虞蛟;;浅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4 赵瑞芳;;全面把握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海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反思[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太平;;如何理解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黄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逐步消除不和谐的音符[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逐步消除不和谐的音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钰;徐锦贤;;对和谐社会和社会和谐的理论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志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问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化民;构建和谐社会须遵循“三个坚持”[N];莱芜日报;2006年
2 凌海市人大主任 郭素琴;在实践中努力构建和谐社会[N];锦州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袁祥 陆彩荣;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4 本报评论员;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N];人民日报;2006年
5 记者 樊丽萍邋王宝来;人大五年工作推进了上海建设[N];文汇报;2008年
6 汤兆云;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尺度[N];协商新报;2006年
7 汤兆云;公平正义 社会和谐的重要尺度[N];喀什日报(汉);2007年
8 秦晖;和谐社会:难得的全民共识[N];南方周末;2006年
9 汤兆云;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重要尺度[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曹爱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途径[N];经理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冬梅;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史家亮;“中论”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曼抒;社会阶层分化与工农联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德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科;和谐视野中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高波;我国政府传播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潘嘉;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郭厚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2 周爱冬;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松;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高博;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磊;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6 纪真真;德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陈阳;大连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陈光秀;江西省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吕祥永;中国社会和谐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河美子;论人的和谐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6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52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