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政治自由语境下的公民美德

发布时间:2017-09-17 01:05

  本文关键词:政治自由语境下的公民美德


  更多相关文章: 新共和主义 古典共和主义 公民美德 美德政治 德性培养


【摘要】:在当代西方民主社会,公民美德的缺失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由此而产生了诸如“现代社会的隐忧“和公共生活的衰落,困扰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这种公民美德困境出现之后,自由主义受到来自社群主义、共和主义的挑战,他们认为自由主义无法解决这个困境。尤其是共和主义在批评自由主义并提出自己的救治方案过程中实现了当代的复兴。自上世纪50年代,在西方理论界共和主义的复兴思潮方兴未艾,出现了以汉娜·阿伦特、波考克为代表的“新雅典共和主义”,以昆廷·斯金纳、佩迪特、维罗里为代表的“新罗马共和主义”,以森斯坦、阿克曼、米歇尔曼为代表的美国宪法学领域的共和主义者,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复兴共和主义这一伟大传统,公民美德是大多数新共和主义者的的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尝试梳理新共和主义为救治西方社会问题而开出的德性救治方案,以期从规范理论角度对新共和主义的公民美德思想进行分析与归纳,展现共和主义美德政治的发展演进。笔者试图从社会政治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在理论意义上,梳理总结西方社会共和主义的复兴在公民美德方面的研究成果;实践意义上,从共和主义这一伟大的政治传统的当代发展中探寻如何达到公民美德的实现及其对当前我国现实的启示与借鉴。为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展开论述政治自由语境的形成发展以及挑战,从古典共和时期的集体取向的积极自由、自由主义主导的消极自由和新共和主义在政治自由理念的发展,包括无支配自由为代表的第三种自由观。换言之,引导出共和主义当代复兴的社会政治背景,描述公民美德政治的政治自由语境。 其次,论述共和主义美德政治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从古希腊时期、古罗马共和时期到近代城市共和国的公民美德演进;分别以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马基雅维利为代表阐释古典共和主义共同善的公民德性观念。 再次,展开对新共和主义的德性观的探讨,以新共和主义的阿伦特、斯金纳、波考克、佩迪特、维罗里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当代共和主义内部的目的论和工具论两种不同范式的公民美德观,论述新共和主义对古典共和主义德性观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尽呈现公民美德的需求和供给问题,展示新共和主义在论证公民美德的必要性和如何培养公民美德方面的有益探索。 最后,美德与现代政治,试图从共和主义的角度简单分析公民美德在现代政治中的际遇,介绍当代西方公民理论的回归与有代表性的几种公民理论。梳理公民美德在共和主义政治中的演进轨迹,以揭示共和主义在当代慢慢走向德性与法治并举的方向。对本文研究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展望,总结新共和主义的复兴并期望能对我们的现实政治提供借鉴,早日实现梁任公所作“新民说”中期望的新民之使命。
【关键词】:新共和主义 古典共和主义 公民美德 美德政治 德性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9-10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10-14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14-16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3.3 研究创新15-16
  • 第2章 政治自由语境下的共和主义复兴16-26
  • 2.1 古典共和主义集体取向的积极自由17-19
  • 2.2 政治自由社会语境的形成和发展——消极自由主导的西方社会19-21
  • 2.2.1 政治自由社会语境的形成与发展19-20
  • 2.2.2 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观20-21
  • 2.3 自由主义社会的挑战——共和主义复兴的现实语境21-23
  • 2.3.1 现代性之隐忧21-22
  • 2.3.2 公共生活的衰落22-23
  • 2.4 第三种自由与无支配自由的进路——新共和主义的自由理想23-26
  • 第3章 美德的历史叙事26-31
  • 3.1 城邦共和时期亚里士多德对美德的经典阐释27-28
  • 3.2 古典公民美德的发展-古罗马共和时期的西塞罗28-29
  • 3.3 古典共和公民美德的近代转变-城市共和国时期的马基雅维里29-31
  • 第4章 新共和主义者的公民美德31-49
  • 4.1 新共和主义公民美德的分化与演进31-34
  • 4.1.1 目的论的公民美德观——新雅典共和主义的的德性阐释32
  • 4.1.2 工具论的公民美德观——新罗马共和主义的德性阐释32-34
  • 4.1.3 新共和主义的德性观的演进34
  • 4.2 共和主义德性理念的新发展34-41
  • 4.2.1 政治行动的勇气、承诺与宽恕与共和主义的爱国主义34-37
  • 4.2.2 公共领域——公民美德的实践空间37-38
  • 4.2.3 信任与警惕38-40
  • 4.2.4 共同善的理念——公民美德的前提40-41
  • 4.3 公民美德的需求分析——必要性及其功能41-45
  • 4.3.1 公民美德是法律得以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42-43
  • 4.3.2 民主政治良好运转需要公民美德的涵养43-44
  • 4.3.3 公民美德是抵制腐化的一剂良药44-45
  • 4.4 公民美德的供给机制——来源、如何保障公民美德的实现45-49
  • 4.4.1 实行法治45-46
  • 4.4.2 公共教育46-47
  • 4.4.3 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47-49
  • 第5章 公民美德与现代政治——共和主义的视角49-55
  • 5.1 公民的回归——公民美德在现代政治中的际遇49-51
  • 5.2 共和主义美德政治的演进51-54
  • 5.3 结论与展望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赖建华;;宪政·民主·美德——《联邦党人文集》的“共和”概念[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应奇;政治理论史研究的三种范式[J];浙江学刊;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866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66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