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能—满意度法的湖南省人口容量研究
[Abstract]:Maintaining suitable population capaci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possible-satisfaction method, 6 pairs of 12 indexes a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of population capacity measurement, and the suitable population size in Hunan Province is predicted. Taking 2015 as the target time, the suitable population size of Hunan Province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is calculated by analyzing the possible satisfaction curv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 single index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everal different indicators with scenario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itable population capacity of Hunan Province is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Restricted by the mai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ideal population capacity of Hunan Province in 2015 is 5400-60.58 mill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sibility-satisfaction 0.8; The population size of Hunan Province is less than 65.53 million, the possible satisfaction is within the acceptable ran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sible satisfaction is more than 65.53 million. Comparing the possible satisfaction curve of each index factor, land resources, energy suppl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is the lowest under the same circumstances, which is the main factor restricting the increase of suitable population capacity in Hunan Province.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0A030) 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应用重点调研课题:湖南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与环境关系研究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路;陈田;樊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区的人口容量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2期
2 靳玮;徐琳瑜;杨志峰;;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3 张瀛,王浣尘;上海市合理人口规模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4 童玉芬;刘广俊;;基于可能—满意度方法的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北京为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5 王化波;王卓;;吉林省生态人口容量研究——以2002年为例[J];人口学刊;2007年02期
6 蔡莉;穆光宗;;人口承载力指标系的建立及量化[J];人口学刊;2008年05期
7 王颖;黄进;赵娟莹;;多目标决策视角下中国适度人口规模预测[J];人口学刊;2011年04期
8 代富强;李新运;郑新奇;;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可能-满意度”(P-S)分析——以济南市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王浣尘;可能度和满意度在多目标决策中的应用[J];信息与控制;1981年05期
10 王丽晔;;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人口容量计算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礼红,张俊飚;试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2 谭宇;;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3 黄春雷;张俊飚;;试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环境安全的互动机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4 梅莹;;安徽发展林业产业经济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5 杨柯;;农业机器人触觉技术在土地开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6 王涛;刘劲松;吕昌河;王卫;;京津冀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潜力分类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7 修丽娜;;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8 程克坚,彭补拙,濮励杰;干旱区绿洲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9 毕华兴,张建军,张学培;山西吉县2010年水土资源承载力预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郭献中,刘为,刘斌,邓淑君;湖南省体育消费的人口学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凯;;基于土地利用的适度人口规模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2 张凤荣;;大陆沙漠化状况、成因及其防治对策[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袁文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性政府管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达;陈雪年;史训邦;;探索慈溪市的生态水利建设[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5 王军;;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与空间组织互动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元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梁红梅;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D];浙江大学;2011年
3 秦东钦;基于生态城市构建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宋福忠;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及预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丛屹;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与实践[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7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8 张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王永清;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10 耿玉德;林业产业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卫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邢建军;美国城市化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仲爱兵;干线公路建设与城市承载力关联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曾璐;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郑鑫;GIS支持下的黑龙港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李晓勇;江汉平原乡村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荆新全;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丽丽;黑龙江省朝鲜族农村人口状况对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何慧;基于EOP-MM模型的湖南省适度人口规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一;基于RS/GIS的鄂西山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树通,郭怀成,王丽婧;北京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2 姚枝良;闻岳;周琪;;生态足迹法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3 ;水资源制约下的北京人口容量模型与预测[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4 赵慧英;;北京市水资源与人口规模关系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04期
5 李侃桢,童本勤,程同升;南京主城人口合理容量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05期
6 王浣尘,余峰,梅松林,李旗;城市合理人口规模的系统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1期
7 李新伟;贾琳;;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结构及省际差异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6年04期
8 王辉,林建国;旅游者生态足迹模型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杨晓鹏;张志良;;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动力学研究[J];地理科学;1993年01期
10 何毓蓉,周红艺,张保华,宫阿都;四川省耕地地力生产潜力及承载力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仲学;长沙工人夜校简介[J];成人教育;1982年06期
2 松;;来访[J];江苏社会科学;1986年08期
3 蔡曼华;湖南省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和湖南省民族经济研究会分别召开成立大会和第二届年会[J];民族研究;1987年02期
4 大宫真人 ,宋力;楚辞与日本公元前史[附屈原在日本九州之行路略图(《抽思》、《湘君》)两幅][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陈银生;;城乡换位协奏曲[J];决策与信息;1995年04期
6 朱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和科学决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7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295项[J];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10期
8 孟树国;;赞鸟、觅鸟、访鸟——岳阳市弘毅中学“爱鸟节”活动纪实[J];初中生;2002年08期
9 ;大诗人 小诗人[J];小溪流(故事作文);2003年12期
10 朱湘归;;百万富婆将厅长哥哥拖下水——湖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受贿案内幕揭密[J];百姓;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大钊;刘特洪;;三峡秭归县城新址回填砂工程性状[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张新军;;古洞口Ⅱ_2级水电工程砂砾石层坝基的灌浆处理[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3 胡玲玲;余同希;;蜂窝在冲击荷载下的承载力和能量吸收机理[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樊之夏;秦立成;;高应变动力检测技术在海洋平台桩基工程中的应用[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傅德明;;软土地层槽壁桩承载力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6 姜绍飞;张界夫;刘之洋;;外包钢轴压短柱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7 翁维素;赵彤;戴自强;;高强混凝土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8 王邦楣;党志杰;;钱塘江一桥的病害检测和承载力评估[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龚晓南;洪昌华;马克生;;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可靠度研究[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吴兆江;;某清水池地基基础处理[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储文静 刘勇;抢救湘剧迫在眉睫[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韩宗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在基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记者 陈健健;*ST寰岛控制权转移横生波澜[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湖南力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5 陈徐恩 谭晓峰 李成林;春风吹暖红土地[N];湖南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晓红 姜业庆;中部崛起与“泛珠”合作可以联动互补[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晓红;湖南“十一五”目标:GDP一万亿[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8 徐兰山 徐石平;构筑柑橘产业化创新平台[N];科技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禹伟良;下力气破解“三农”难题[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李进 余明 ;挽救鸿仪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益民;湖南省城市与森林的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其作用机理[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李军民;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刘建民;大型混凝土施工模板结构体系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黄建华;湖南省蚁科昆虫(膜翅目)的区系和分类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朱美春;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威;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7 王东阳;桥梁桩基承载特性的模拟试验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王志新;地下工程中土参与作用的结构承载力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霞;新疆土地承载力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张宏祥;软土地基中桶形基础的承载力研究和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鹏扬;湖南省利用外资规模与结构优化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2 万大娟;湖南省主要旱耕地土壤固定态铵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罗红旗;农业机械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邓丽霞;湖南省农产品竞争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卿伟;湖南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现况调查与分析[D];中南大学;2003年
6 刘一良;湖南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黄忠荣;湖南省国际展览业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袁友方;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熊顺良;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民品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涂宏智;湖南省建筑工程公司薪酬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90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9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