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06 17:01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消费水平是否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以及其影响程度。利用山东省1989-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老龄化率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平稳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模型工具,得出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老龄化率对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关系。最后通过计量分析过程得出相应结论,并且希望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whether the consumption level is affected by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degree of its influence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per capita region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population aging rate and per capita consumption level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89 to 2009, the per capita regional GDP of Shandong Province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stationary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error correction model and other model tools.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aging rate on per capita consumption level. Finally, through the process of econometric analysis, we can draw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nd hope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policie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24;C924.24;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小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报纸消费市场的影响——基于老龄化程度与报纸发行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王金营;付秀彬;;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兼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6年01期

3 林英华;张二勋;张廷宽;;山东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洋;;香港人口老龄化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当代港澳研究;2011年01期

2 刘毅;杜彬;;人口增长能拉动消费吗?——模型及广东的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贺书伟;郑珍远;;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和货币需求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刘汉辉;;论扩大内需与人口消费红利[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5 陈立中;;转型期我国医疗卫生费用上涨的影响因素[J];改革与战略;2007年12期

6 秦俊法;;中国的百岁老人研究Ⅱ.百岁老人的死亡率、生存率和发展趋势[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10期

7 李景成;张文棋;林敏;李丰;;福建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经济效应探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张虹;王波;;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9 李响;王凯;吕美晔;;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江海学刊;2010年02期

10 黄国龙;;论人口消费红利:成因、依据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文杰;适应中国人口流动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王霞;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5 冯虹;经济加速转型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6 李晴;人口老龄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8 耿德伟;中国老龄人口的收入、消费及储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徐晓飞;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陈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小伟;人口老龄化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磊;陕西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望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章亚男;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5 朱铮;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秦跃战;河南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张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8 郭一文;人口消费行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9 刘雪飞;成都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晴;人口年龄结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彦华;报纸市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4年01期

2 韩立岩;中国收入——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模糊分析[J];管理世界;1998年05期

3 廖成林,青雪梅;基于协整理论的中国宏观消费函数分析[J];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4 刘社建,李振明;我国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年06期

5 秦朵;;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总量研究[J];经济研究;1990年07期

6 李建民;老年人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预测[J];人口与经济;2001年05期

7 王书国,王成新;山东省人口老龄化时空分析及对策建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贺菊煌;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建立消费函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08期

9 贺菊煌;一个符合生命周期假说的总合消费函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02期

10 李文杰;甘肃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协整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强;俞伟钧;;“转柱法测液体粘度”实验中力矩误差的修正[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陈迅;张艳云;;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8年03期

3 宋巧莲;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误差的分析与修正[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游开明;快速汉克尔变换算法的误差修正[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胡勇;常山;桑志文;毛杰健;;通过误差修正改进RLC串联谐振实验[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年01期

6 刘莉亚,任若恩,马杰;对一种处理非稳定过程的计量方法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邹德文;张春梅;袁建林;刘燕;;基于BP神经网络误差修正的ARIMA模型对河北省入境游客量的预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向华;郑宏兴;麻来宣;;二阶Mur吸收边界条件下雷达散射截面的误差修正[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向华;郑宏兴;;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下雷达散射截面的误差修正[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邓式阳;;基于IAPWS-IF97的蒸汽流量计量系统[J];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文新;邹自强;胡小唐;;光栅纳米测量中的实时动态误差修正方法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2 郭连军;黄国君;谭应显;;倾斜摄影法测定爆堆表面矿岩块度分布的误差分析[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3 施浒立;赵彦;;误差设计新理念与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7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苗磊;陶晓杰;;精密喷涂机的工作平台设计[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5 吴鸿钟;冯之敬;赵广木;;自由曲面透镜误差修正加工控制的算法[A];现代光学制造技术论文集[C];2002年

6 管荣根;顾玲;;基于误差修正的惯性动态测量系统的试验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六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宏堂;叶孝佑;高思田;;实现激光干涉信号均匀分布取样方法的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张小虎;李玉广;周剑;孙祥一;于起峰;;车载光电经纬仪在准动基座下的测量误差修正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叶孝佑;高宏堂;高思田;陈允昌;;实现纳米测量分辨力的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系统[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郝英稳;;理解有效源匹配指标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A];第20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祥辉;“铁血教头”[N];解放军报;2010年

2 ;GPS技术如何精益求精?[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3 沙踪;中国电波传播研究五十年回眸[N];中国电子报;2007年

4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小蕾;怎样看待数据误差[N];经济观察报;2006年

5 ;GPS的未来还有多少路要走?[N];电脑报;2007年

6 然伊;博斯特罗特麦克888凹印机高调亮相中国[N];中国包装报;2008年

7 ;测量仪器租赁渐热分销市场方兴未艾(下)[N];电子报;2008年

8 唐文俊;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日益增强[N];中国航天报;2002年

9 姚建生 钱克贤;空射导弹“四步曲”[N];中国国防报;2003年

10 赵成珍;PTA期货对PX的交叉套期保值[N];期货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兵;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实时误差修正任意角测量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2 龚蓬;动态测量误差修正灰色建模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0年

3 刘小康;基于电气制导与误差修正的几何量计量新方法及新型栅式智能位移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马修水;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源分析、建模与修正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林慎旺;三坐标测量机精度检测评定及虚拟坐标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金涛;虚拟仪器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徐镇绥;青岛市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陈书涵;螺旋锥齿轮磨削误差产生机制及修正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赵树忠;提高激光跟踪三维坐标测量精度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乔玉晶;非球面拼接测量中偏置误差作用机理与拼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复合材料颤振模型的模态频率误差修正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陈安裕;基于误差修正的电线覆冰厚度贝叶斯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沈文娟;相控阵雷达T/R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4 张玉碟;基于偏三轴结构机架的指向误差修正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5 瞿敏;低压脉冲法在电缆故障测距中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琦;纳米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度设计与误差修正[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刘薇;基于双端不同步数据的故障测距算法与装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8 刘令;弹道数据事后处理分析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世昌;基于角速率的加速度计阵列误差系数标定方法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10 杨爽;实时射电高精度天文导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4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94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