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治理中的政策规避现象研究——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例
[Abstract]:Policy circumven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public policy governance. Policy circumvention includes fleeing policy space, buying policy subjects, obtaining policy qualifications, making use of policy gaps and dispelling policy losses. Public policy circumvention occurs in the context of desire to circumvent and can be circumvented, and has brought some negative effects. Therefore, each subject needs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policy circumven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formul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policy evaluation and revision.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630;C92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兰永;崔树义;;户籍制度改革后的计划生育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09年04期
2 冯兰;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规避中的影响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国红;;试论政策规避的危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汤兆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福建泉州、厦门两地的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濮予;;吉林省对改为少数民族成份的群众的计划生育问题作出规定[J];中国民族;1990年05期
6 王国红;;地方政府的政策规避与政策创新辨析[J];政治学研究;2007年02期
7 谢根成;关于农村计划生育问题的法治分析[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李若建;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计划生育政策定位问题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3年04期
9 杨文庄;苏杨;包凤云;杨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协调问题——以计划生育为例[J];人口研究;2007年05期
10 张颖;关于北京市丰台区“浙江村”流动个体户计划生育问题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晨;柏雪;;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中“擦边球”行为的制度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李振志;;地方政府的制度规避现象探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李兰永;崔树义;;户籍制度改革后的计划生育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09年04期
4 肖云;吴国举;;惠农政策与计划生育奖扶政策的冲突与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3期
5 叶涯剑;;城市时代的知识探索——1979年以来的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J];都市文化研究;2013年02期
6 肖周燕;苏杨;;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协调机制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苏杨;杨文庄;;对我国基本国策若干基本问题的分析和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15期
8 杨红香;;城乡户籍统一改革的制度性不适因素与调适政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增田;雷冬玉;石鸥;;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的政策因素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4期
10 滕朋;论公共利益实现下的传播文明与政治文明[J];新闻界;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芷铭;;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裁量权[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洪娜;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志超;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晶晶;中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利益导向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凌鑫;广西钦州市人口结构现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余海婴;理想与现实之间[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震;转型期我国城镇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5 贾云祥;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汤丽丽;深化我国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本萍;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博弈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郭炳荣;制度视角下政策执行变异的原因探析[D];南昌大学;2007年
9 张慧;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夏艳;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李小平;加速缓解“三农问题”的人口战略与对策——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说起[J];古今农业;2004年02期
3 麻宝斌;治道变革:公共利益实现机制的根本转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4 钱再见;影响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深层机制探究[J];理论与改革;2001年05期
5 沈惠平 ,黄兴生;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J];理论探讨;2003年01期
6 李若建;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计划生育政策定位问题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3年04期
7 周丽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浙江实际的理论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6年04期
8 贾立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11期
9 高文力,王谦,李伯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地区群众认知情况调查概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06期
10 秦仕连;;惠民政策的边际效应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转发市计生委关于“九五”期间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意见请示的通知[J];广州政报;1997年17期
2 刘芝兰;邸少坚;;坚持抓好计划生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区五十年人口发展回眸[J];实践;1997年05期
3 ;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办法[J];贵州政报;2001年15期
4 阚吉玲;任礼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驳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放宽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5 杨翠萍;;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与农村妇代会组织的异化——基于河南宇县的调查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3期
6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关于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J];台州政报;2008年12期
7 谭鑫;;人口效益与经济效益研究[J];思想战线;2009年06期
8 王清秀;欠发达地区人口失控之谜及对策[J];理论学刊;1992年04期
9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生委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九五”期间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意见的通知[J];陕西政报;1997年14期
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方案的通知[J];山西政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黔;;从社会管理视角下试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郝静;;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包蕾萍;;中国生育政策60年回顾:评估与调整方向[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汤兆云;;我国人口政策绩效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致江;;对我国光棍与光棍村现象出现原因的解析与对策研究[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若尘;;“空巢”对策刍议[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C];2005年
7 蔡佩璇;;儿科医疗纠纷的原因与对策[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吕喜兰;;老年人疾病的护理共性[A];河南省护理学会老年病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汇编[C];2005年
9 叶峰;鹿纪国;;在医疗活动中随意处死活性引产儿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惠;张晶;;儿科护士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A];山东省第六届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卫兵;严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2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 程岚;5000万元惠泽计划生育家庭[N];江西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郑晔;计生政策坚决不能松口子[N];宝鸡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赵敬启;巨野开发区计生宣传重“三有”[N];菏泽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陈作洪 钟长辉;孝南区委组织部严把“四关”履行计生职能[N];孝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昊华;生育意愿监测结果应是重要依据[N];健康报;2010年
7 文行;市财政局为计生工作提供财力支撑[N];承德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江跃华;计生工作排头兵[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9 冯永锋;计划生育是最好的环保政策[N];今日信息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 熊仁宇;抓住机遇、改善人口结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奖扶制度”可持续性困境与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永平;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7年
3 庄渝霞;社会生育成本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肖明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养老金账户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6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朴美兰;民族学视野下的延边朝鲜族人口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高焕清;互动中的行动者与系统力:我国县级政府政策执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汪沅;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文星;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媛;政策评估模式及其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2 田雨杰;父权制下农村独女户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刘晖;新疆人口自然变动及死亡水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4 黄信杰;浅析G市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失效的原因及对策[D];复旦大学;2008年
5 朱云;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师吉;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福利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兰香;长沙市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许闹;对出生性别比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季洪辉;毛泽东与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蔡灿泉;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博弈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5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9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