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9 14:41
  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意在解蔽和构建——解除关于渔樵母题单一象征的成见,呈现其复杂而富于张力的意蕴结构,阐发贯注其中的关于和平、自由、安宁的人生理想和文化精神,构建中国诗学母题理论和研究范式。中西诗学母题观念的错位造成的理论与研究实践之间的悬隔,凸显出母题观念中西会通的必要性。以普遍的人生情境为共通内核,借鉴西方母题理论的结构模式,充实以中国传统诗学内涵,不失为二者会通的可能性路径。通过母题观念的中西会通,为中国诗学母题研究提供理论根据和结构模式。文学史的梳理描述了渔樵母题,从先秦至近代,在语典和主题意蕴方面的衍生轨迹和趋势,揭示出渔樵母题在不同阶段、不同文体中的表现特征。史的描述有助于清理出渔樵母题中有关思想命题、典型意象和经典接受等方面的材料线索。就思想命题而言,材与不材涉及人生价值取舍的问题,有情无情关系文化立场的抉择,青山青史属于历史评价标准的问题。三个命题皆关涉传统文化基本观念,渔樵母题文学作品对这些命题作出了富有启示意义的应答。典型意象属于渔樵母题的物象符号,代表了士人思想生命的三个维度。严陵钓台对应人格理想,桃源指向社会理想,津渡象征着精神追求。三者都属于士人心灵世界中典型...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中国诗学母题研究何以可能
    一、研究缘起
    二、渔樵文学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西方诗学中的母题理论
        (二) 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母题意识
        (三) 中国诗学母题研究实践
    四、总结
第一章 渔樵母题的历史衍化(上)—唐前和唐朝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第一节 唐前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一、唐前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二、唐前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第二节 唐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一、唐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二、唐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第二章 渔樵母题的历史衍化(下)—唐后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第一节 宋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一、宋诗中的渔樵母题
        二、宋词中的渔樵母题
    第二节 金元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一、金元诗歌中的渔樵母题
        二、元散曲中的渔樵母题
    第三节 明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一、明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二、明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第四节 清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一、清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二、清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第五节 近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一、近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二、近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第三章 渔樵母题中的思想命题
    第一节 材与不材
        一、自我定位
        二、工具价值
        三、全身与全性
    第二节 有情无情
        一、人非草木皆有情
        二、天若有情天亦老
        三、道是无情却有情
    第三节 青山青史
        一、渔樵闲话
        二、青山青史
        三、风月谁主
第四章 渔樵母题中的典型意象
    第一节 严陵钓台
        一、逃名与钓名
        二、尊道与淑道
        三、友道与乾纲
    第二节 桃源
        一、武陵与天台
        二、避秦与求仙
        三、何处是桃源
    第三节 津渡
        一、问樵与问渔
        二、侠义与节烈
        三、修证与渡世
第五章 渔樵母题中的经典接受
    第一节 《江雪》接受研究
        一、语典使用
        二、意境重绘
        三、主题转换
    第二节 《西塞》接受研究
        一、文学接受中的张志和
        二、文学接受中的《西塞》物象
        三、文学接受中的《西塞》意蕴
第六章 渔樵母题的旅行和迁移
    第一节 渔樵母题的艺术旅行
        一、旅行与流变
        二、大传统与小传统
        三、时间性与空间性
    第二节 渔樵母题的地理迁移
        一、江山之助
        二、语典的地理迁移
        三、诗作中的地理因素
结语: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的启示和反思
    一、比较诗学背景下的中国诗学母题研究
    二、渔樵母题内涵总结
    三、研究反思和方法启示
附录:论文涉及到的渔樵母题的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一、著述类
    二、论文类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渔樵问答》的听赏[J]. 聂晶.  音响技术. 2009(11)
[2]“他者”的眼光——写在《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前面[J]. 王立.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3]论《君子于役》中“日夕闺思”的母题意义[J]. 黄俊亮.  文教资料. 2009(27)
[4]对文学史重构的一个侧面考察——王立先生的文学主题学研究评述[J]. 于晓梅,王晓春.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4)
[5]由意象到图像:母题的生长与演进——海外华文文学母题研究之一[J]. 杨匡汉,许福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6]《庄子·渔父》与《楚辞·渔父》[J]. 徐志啸.  文学遗产. 2009(04)
[7]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J]. 慎春燕.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2)
[8]从读者接受视角解读柳宗元的《江雪》[J]. 罗媛元.  贺州学院学报. 2009(02)
[9]恸哭的谢翱[J]. 唐颐.  福建文学. 2009(06)
[10]文学主题学研究的新创之作——读王立《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J]. 徐笑一.  中国比较文学. 2009(02)

硕士论文
[1]论宋代渔父词[D]. 权梨舟.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唐宋词中的桃源意象[D]. 罗云芳.苏州大学 2008
[3]元代题画词研究[D]. 王炜.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论文人渔父词(中唐至元)[D]. 王岩.福建师范大学 2006
[5]宋代题画词论说[D]. 吴文治.河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51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51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