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实证研究 ——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
发布时间:2021-08-20 00:00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了解农村家庭的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成为评估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重要指标,并进一步成为影响政府教育决策的重要力量。本文以覆盖10省(区)的问卷调查和深入农村教育场域的个案为主要资料来源,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应用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和家庭教育决策理论,对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共设计了五大部分、八章内容:第一部分是研究的导论,主要是第一章的内容。首先,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供求问题的理论论争和研究者个人旨趣三个方面介绍了以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为博士论文选题的缘由;其次,明确了研究的主要目的,概括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后,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是第二章的内容。首先,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地梳理和评述,凸显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家庭教育需求的意义;其次,对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最后,通过对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家庭教育决策理论的阐述,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架构。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是第三章的内容。首先,从研究兴趣过渡到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聚焦于四...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现实背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理论背景:农村义务教育供求矛盾的解决思路
三、个人背景: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
二、农村家庭
三、教育需求
四、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评述
第二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研究
一、文献选择的标准
二、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研究
三、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研究
四、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的需求研究
五、农村家庭小规模学校需求研究
第三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理论基础
一、需求理论
二、家庭教育决策理论
三、家庭教育决策理论对教育需求的影响:文献回顾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
一、从研究兴趣到研究问题
二、研究问题的确定及其依据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混合研究方法之考虑
二、混合研究方法之运用
第三节 资料来源和样本选择
一、资料来源
二、样本选择
第四节 样本基本特征
一、家长样本基本特征
二、其他样本概况
第五节 逻辑思路和结构安排
一、逻辑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六节 研究限制
一、研究视角的限制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第四章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城乡偏好
第一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整体特征
二、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影响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说
二、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第三节 本章小结和讨论
一、本章小结
二、讨论
第五章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质量偏好
第一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指标的操作化
二、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的整体特征
三、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说
二、模型选择与研究结论
第六章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孩子住宿地点偏好
第一节 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整体特征
二、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影响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说
二、实证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第七章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小规模学校偏好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需求主体及需求程度分析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需求主体
二、农村家庭对小规模学校的需求程度分析
第二节 关于农村家庭小规模学校需求的相关讨论
一、农村家庭小规模学校需求:是否等于低质量需求
二、农村家庭小规模学校需求:是否值得珍视
三、政府责任:教育保底和教育促优何者为先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多元化和差异性
二、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较高
三、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多元化
四、部分农村家庭偏好小规模学校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重视农村家庭的教育需求
二、妥善处理教育城镇化与农村学校发展的关系
三、努力办好寄宿制学校
四、高度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J]. 刘利民. 求是. 2012(23)
[2]家庭教育需求的差异化与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转型[J]. 雷万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3]弱者的“韧武器”:农村教育场域中身体技术的运作逻辑[J]. 陈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4]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研究——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两山”地区的实证调查[J]. 谢治菊,刘洋.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8)
[5]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J]. 吴愈晓. 社会. 2012(04)
[6]农村寄宿制学校低龄学生的适应问题与对策——基于中西部三省区的调查[J]. 杨兆山,高鹏. 现代教育管理. 2012(07)
[7]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起点公平的负面影响——基于全国9省(区)的调查[J]. 贾勇宏,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8]日本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特点及其启示[J]. 熊淳,魏体丽. 教育与经济. 2012(02)
[9]略析农村教育研究中常见的两个方法问题[J]. 柯政. 全球教育展望. 2012(04)
[10]51.27%的城镇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国际背景下的思考[J]. 朱宇. 人口研究. 2012(02)
博士论文
[1]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 米健.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2]面向教师需求的教师及时培训模式研究[D]. 马萌.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我国不同群体大一学生的择校原因差异之调查研究[D]. 刘自团.厦门大学 2009
[4]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 吴宏超.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究[D]. 张婧梅.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52394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现实背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理论背景:农村义务教育供求矛盾的解决思路
三、个人背景: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
二、农村家庭
三、教育需求
四、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评述
第二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研究
一、文献选择的标准
二、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研究
三、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研究
四、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的需求研究
五、农村家庭小规模学校需求研究
第三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理论基础
一、需求理论
二、家庭教育决策理论
三、家庭教育决策理论对教育需求的影响:文献回顾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
一、从研究兴趣到研究问题
二、研究问题的确定及其依据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混合研究方法之考虑
二、混合研究方法之运用
第三节 资料来源和样本选择
一、资料来源
二、样本选择
第四节 样本基本特征
一、家长样本基本特征
二、其他样本概况
第五节 逻辑思路和结构安排
一、逻辑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六节 研究限制
一、研究视角的限制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第四章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城乡偏好
第一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整体特征
二、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影响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说
二、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第三节 本章小结和讨论
一、本章小结
二、讨论
第五章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质量偏好
第一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指标的操作化
二、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的整体特征
三、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说
二、模型选择与研究结论
第六章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孩子住宿地点偏好
第一节 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整体特征
二、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影响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说
二、实证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第七章 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需求:小规模学校偏好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需求主体及需求程度分析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需求主体
二、农村家庭对小规模学校的需求程度分析
第二节 关于农村家庭小规模学校需求的相关讨论
一、农村家庭小规模学校需求:是否等于低质量需求
二、农村家庭小规模学校需求:是否值得珍视
三、政府责任:教育保底和教育促优何者为先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农村家庭义务教育城乡需求的多元化和差异性
二、农村家庭义务教育质量需求较高
三、农村家庭对孩子住宿地点需求的多元化
四、部分农村家庭偏好小规模学校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重视农村家庭的教育需求
二、妥善处理教育城镇化与农村学校发展的关系
三、努力办好寄宿制学校
四、高度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J]. 刘利民. 求是. 2012(23)
[2]家庭教育需求的差异化与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转型[J]. 雷万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3]弱者的“韧武器”:农村教育场域中身体技术的运作逻辑[J]. 陈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4]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研究——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两山”地区的实证调查[J]. 谢治菊,刘洋.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8)
[5]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J]. 吴愈晓. 社会. 2012(04)
[6]农村寄宿制学校低龄学生的适应问题与对策——基于中西部三省区的调查[J]. 杨兆山,高鹏. 现代教育管理. 2012(07)
[7]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起点公平的负面影响——基于全国9省(区)的调查[J]. 贾勇宏,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8]日本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特点及其启示[J]. 熊淳,魏体丽. 教育与经济. 2012(02)
[9]略析农村教育研究中常见的两个方法问题[J]. 柯政. 全球教育展望. 2012(04)
[10]51.27%的城镇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国际背景下的思考[J]. 朱宇. 人口研究. 2012(02)
博士论文
[1]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 米健.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2]面向教师需求的教师及时培训模式研究[D]. 马萌.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我国不同群体大一学生的择校原因差异之调查研究[D]. 刘自团.厦门大学 2009
[4]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 吴宏超.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究[D]. 张婧梅.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52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5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