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2 10:36
对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中既包含对历史变迁的梳理,也包含对现阶段矛盾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前者则是后两者的基础。景观是人地关系的客观呈现,其具体的特征和动态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迁过程。中国国土景观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又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多样性特质。然而,这一特质正因快速的城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展开风景园林学科视野下的国土景观历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历史都城所在的区域景观系统,是其所处阶段人地关系状况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国土景观研究的深度,探索其形成的历史原因。东汉至北魏时期的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其所在区域无疑为区域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四维的典型历史切片。在本研究中,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的人居环境系统是研究的主体内容,而研究过程则是以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变迁为基础,探索自然系统、支撑系统和城市系统在区域中的客观呈现,即区域景观系统。具体研究从风景园林学科的综合视角出发,首先梳理了中国历史主要都城的地理环境特征,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三个要点:国家与区域视野、空间层次与时空变迁。随后,通过多角度分析区...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2011-201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区人口??.-11-21uran?conrction?area?anuranouan??
镇化将大量的自然、乡村土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原有的地域景观肌理发生巨变(图??1-2);在传统城市区域,传统的自然结构被破坏,城市中原有的自然要素(水体、绿??地)被建筑、广场、道路所取代(图1-3);在乡村区域,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景观结??构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模式化、几何化的城镇开发和交通建设(图1-4);在自然环??境中,混乱的旅游开发带来大量快速的人工建设,原有的完整自然风貌被破坏。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化“快速”和“大规模”两大特征。城镇化发展中??需要明确的核心内容往往还未深入、全面的研究,便己经完成了大量的土地开发,造??成r对城镇、乡村和自然环境的不可逆破坏。这些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对国土、区域??及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对不同尺度人居环境开发的复杂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认知,??圓ii??1984年与2017年北京区域地域景观肌理对比??图1-2?1984年与2017年北京区域地域景观肌理对比??Fig.?1?-2?Comparison?of?the?landscape?texture?in?Beijing?area?in?1984?and?2017??(图片来源:引自Google?Earth)??陆大道,陈明星.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J].地理学报,2015,??70(2):?179-185.??」王向荣.自然与义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十.景观多样忤[J].中国园林,2016,?32(9):?33-42.??4??
Fig.?1-3?Comparison?of?the?water?system?in?Ningbo?city?in?different?periods??(图片来源:张诗阳,王向荣.K域水系影响下的宁波州城空间特征研宂[几中国园林,2017(11):??47-5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水系影响下的宁波州城空间特征研究[J]. 张诗阳,王向荣. 中国园林. 2017(11)
[2]汉濯龙园位置及其有关问题[J]. 李伟. 中国园林. 2017(07)
[3]汉魏时期洛阳地区湖沼研究[J]. 吴家洲,刘锡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4]洛阳汉唐漕运水系考古调查[J]. 赵晓军,吕劲松,张如意,常永卿,高虎,胡瑞,高向楠,马伊凡. 洛阳考古. 2016(04)
[5]自然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土景观多样性[J]. 王向荣. 中国园林. 2016(09)
[6]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的发掘[J]. 刘涛,钱国祥,郭晓涛. 考古. 2016(07)
[7]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发现北魏宫城太极东堂遗址[J]. 钱国祥,刘涛,郭晓涛. 考古. 2015(10)
[8]城市八景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核[J]. 毛华松,廖聪全. 风景园林. 2015(05)
[9]风景园林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责任[J]. 尼尔·柯克伍德,萧蕾. 风景园林. 2015(04)
[10]中国风景园林未来的关键词[J]. 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15(04)
博士论文
[1]《洛阳伽蓝记》研究[D]. 袁洪流.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秦汉关隘制度研究[D]. 张玲.河南大学 2012
[3]汉唐时期洛阳的生态与社会[D]. 朱宇强.南开大学 2012
[4]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 史兵.陕西师范大学 2010
[5]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D]. 李久昌.陕西师范大学 2005
[6]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 吴海燕.郑州大学 2003
[7]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D]. 王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曹魏至北魏时期洛阳用水研究[D]. 周勋.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坞壁研究[D]. 李少鹏.山西大学 2012
[3]考古资料所见汉代河洛地区的农业[D]. 江亚冰.郑州大学 2010
[4]黄河中游古代渡口研究[D]. 白利权.郑州大学 2010
[5]隋唐洛阳水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 田莹.陕西师范大学 2008
[6]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 张慧茹.陕西师范大学 2007
[7]东汉—北魏时期洛阳城市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演变[D]. 张中印.陕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36520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2011-201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区人口??.-11-21uran?conrction?area?anuranouan??
镇化将大量的自然、乡村土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原有的地域景观肌理发生巨变(图??1-2);在传统城市区域,传统的自然结构被破坏,城市中原有的自然要素(水体、绿??地)被建筑、广场、道路所取代(图1-3);在乡村区域,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景观结??构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模式化、几何化的城镇开发和交通建设(图1-4);在自然环??境中,混乱的旅游开发带来大量快速的人工建设,原有的完整自然风貌被破坏。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化“快速”和“大规模”两大特征。城镇化发展中??需要明确的核心内容往往还未深入、全面的研究,便己经完成了大量的土地开发,造??成r对城镇、乡村和自然环境的不可逆破坏。这些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对国土、区域??及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对不同尺度人居环境开发的复杂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认知,??圓ii??1984年与2017年北京区域地域景观肌理对比??图1-2?1984年与2017年北京区域地域景观肌理对比??Fig.?1?-2?Comparison?of?the?landscape?texture?in?Beijing?area?in?1984?and?2017??(图片来源:引自Google?Earth)??陆大道,陈明星.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J].地理学报,2015,??70(2):?179-185.??」王向荣.自然与义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十.景观多样忤[J].中国园林,2016,?32(9):?33-42.??4??
Fig.?1-3?Comparison?of?the?water?system?in?Ningbo?city?in?different?periods??(图片来源:张诗阳,王向荣.K域水系影响下的宁波州城空间特征研宂[几中国园林,2017(11):??47-5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水系影响下的宁波州城空间特征研究[J]. 张诗阳,王向荣. 中国园林. 2017(11)
[2]汉濯龙园位置及其有关问题[J]. 李伟. 中国园林. 2017(07)
[3]汉魏时期洛阳地区湖沼研究[J]. 吴家洲,刘锡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4]洛阳汉唐漕运水系考古调查[J]. 赵晓军,吕劲松,张如意,常永卿,高虎,胡瑞,高向楠,马伊凡. 洛阳考古. 2016(04)
[5]自然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土景观多样性[J]. 王向荣. 中国园林. 2016(09)
[6]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的发掘[J]. 刘涛,钱国祥,郭晓涛. 考古. 2016(07)
[7]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发现北魏宫城太极东堂遗址[J]. 钱国祥,刘涛,郭晓涛. 考古. 2015(10)
[8]城市八景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核[J]. 毛华松,廖聪全. 风景园林. 2015(05)
[9]风景园林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责任[J]. 尼尔·柯克伍德,萧蕾. 风景园林. 2015(04)
[10]中国风景园林未来的关键词[J]. 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15(04)
博士论文
[1]《洛阳伽蓝记》研究[D]. 袁洪流.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秦汉关隘制度研究[D]. 张玲.河南大学 2012
[3]汉唐时期洛阳的生态与社会[D]. 朱宇强.南开大学 2012
[4]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 史兵.陕西师范大学 2010
[5]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D]. 李久昌.陕西师范大学 2005
[6]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 吴海燕.郑州大学 2003
[7]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D]. 王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曹魏至北魏时期洛阳用水研究[D]. 周勋.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坞壁研究[D]. 李少鹏.山西大学 2012
[3]考古资料所见汉代河洛地区的农业[D]. 江亚冰.郑州大学 2010
[4]黄河中游古代渡口研究[D]. 白利权.郑州大学 2010
[5]隋唐洛阳水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 田莹.陕西师范大学 2008
[6]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 张慧茹.陕西师范大学 2007
[7]东汉—北魏时期洛阳城市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演变[D]. 张中印.陕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36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53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