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诗歌地名疏证
发布时间:2022-10-15 12:10
梅尧臣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梅尧臣诗歌作品的研究品评从宋代以来就没有间断过,这些年来,学界对梅尧臣的研究热情依然未减,但是运用文献学与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梅尧臣的诗歌还是较少涉及的领域。本文拟从文献学的角度,将梅尧臣诗歌中出现的地理名词进行疏证,并进一步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探讨地理环境因素对梅尧臣诗歌创作的影响。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前言从总体上探讨了梅尧臣人生中的重要居住地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梅尧臣的主要活动区域分为江南东路(宣城、芜湖、金陵等地)和京都地区(开封、洛阳等地),我们将这两个地区分别考察:梅尧臣在江南东路地区时,诗歌创作田野色彩明显,模山范水,纯粹自然地描写当地山山水水,平淡自然的风格已经开始显现。在京都地区时,创作时除了自然景观外,也涉及到了人文景观,风格在平淡自然中又有几分清雅闲丽。正文部分将梅尧臣诗中出现的地名按照宋代行政区划分“路”排列,逐一疏证。对梅尧臣人生和诗歌创作中比较重要的地名施加按语,或考察地理源流,或涉及前人对该地名的考据,或分析该地名与梅氏诗歌创作的关系等等。正文后附有《梅尧臣诗歌地名索引》和《梅尧臣诗歌地名朱本索引...
【文章页数】:2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梅尧臣研究近况综述
(一) 梅尧臣生平简介及文学地位
(二) 梅尧臣诗歌研究综述
二、对梅尧臣及其诗歌进行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意义
三、关于梅尧臣诗歌中地名的研究
(一) 研究方法
(二) 统计结果
(三) 研究结论
凡例
京畿路
东京开封府
西京河南府
南京应天府
北京大名府
京东路
京东东路
京东西路
京西路
京西南路
京西北路
河北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河东路
陕西路
永兴军路
秦凤路
两浙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北路
荆湖南路
福建路
成都府路
潼川府路
利州路
夔州路
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
东夷
河渠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梅尧臣诗歌地名索引
附录二 梅尧臣诗歌地名朱本索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梅尧臣集编年校注》辨正(二)[J]. 涂序南,王海潮. 兰台世界. 2014(02)
[2]苏轼对梅尧臣文艺观的继承与发展[J]. 陈文苑,刘春敏. 宜宾学院学报. 2013(07)
[3]陈师道对梅尧臣诗歌的接受[J]. 陈文苑,马蕾.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4]朱熹对梅尧臣诗歌的接受[J]. 陈文苑,马蕾.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5]论梅尧臣与西昆体的关系[J]. 陈庆艳. 长城. 2012(12)
[6]论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与杜诗的关系[J]. 左汉林,高付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7]一枝一叶总有情 关心民瘼传政声——梅尧臣的豫西伏牛山情结[J]. 常民强.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2(04)
[8]论梅尧臣诗的审丑意义[J]. 陈晓清. 安康学院学报. 2012(01)
[9]苏舜钦与梅尧臣反映民生疾苦诗比较[J]. 魏勇军,杨晓霞.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10]梅尧臣“平淡”诗风内涵辩证[J]. 王子墨. 黄山学院学报. 2011(06)
博士论文
[1]梅尧臣研究[D]. 涂序南.南京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梅尧臣诗歌在清代的接受研究[D]. 杨素霞.南昌大学 2013
[2]梅尧臣送别诗研究[D]. 张兴茂.广西大学 2013
[3]梅尧臣早期诗歌与韦应物诗歌异同研究[D]. 韦怡.西南交通大学 2011
[4]洛阳文人集团与梅尧臣诗歌的孕育[D]. 屈玉川.杭州师范大学 2011
[5]梅尧臣说理诗研究[D]. 杜月仙.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梅尧臣的禽言诗与动物意象研究[D]. 汤国梅.中南民族大学 2009
[7]宋代梅尧臣接受研究[D]. 陈文苑.广西师范大学 2008
[8]梅尧臣纪游诗研究[D]. 穆迪.上海师范大学 2008
[9]梅尧臣诗风嬗变之研究[D]. 王淮喜.南昌大学 2007
[10]梅尧臣咏物诗研究[D]. 殷三.安徽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1281
【文章页数】:2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梅尧臣研究近况综述
(一) 梅尧臣生平简介及文学地位
(二) 梅尧臣诗歌研究综述
二、对梅尧臣及其诗歌进行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意义
三、关于梅尧臣诗歌中地名的研究
(一) 研究方法
(二) 统计结果
(三) 研究结论
凡例
京畿路
东京开封府
西京河南府
南京应天府
北京大名府
京东路
京东东路
京东西路
京西路
京西南路
京西北路
河北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河东路
陕西路
永兴军路
秦凤路
两浙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北路
荆湖南路
福建路
成都府路
潼川府路
利州路
夔州路
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
东夷
河渠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梅尧臣诗歌地名索引
附录二 梅尧臣诗歌地名朱本索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梅尧臣集编年校注》辨正(二)[J]. 涂序南,王海潮. 兰台世界. 2014(02)
[2]苏轼对梅尧臣文艺观的继承与发展[J]. 陈文苑,刘春敏. 宜宾学院学报. 2013(07)
[3]陈师道对梅尧臣诗歌的接受[J]. 陈文苑,马蕾.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4]朱熹对梅尧臣诗歌的接受[J]. 陈文苑,马蕾.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5]论梅尧臣与西昆体的关系[J]. 陈庆艳. 长城. 2012(12)
[6]论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与杜诗的关系[J]. 左汉林,高付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7]一枝一叶总有情 关心民瘼传政声——梅尧臣的豫西伏牛山情结[J]. 常民强.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2(04)
[8]论梅尧臣诗的审丑意义[J]. 陈晓清. 安康学院学报. 2012(01)
[9]苏舜钦与梅尧臣反映民生疾苦诗比较[J]. 魏勇军,杨晓霞.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10]梅尧臣“平淡”诗风内涵辩证[J]. 王子墨. 黄山学院学报. 2011(06)
博士论文
[1]梅尧臣研究[D]. 涂序南.南京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梅尧臣诗歌在清代的接受研究[D]. 杨素霞.南昌大学 2013
[2]梅尧臣送别诗研究[D]. 张兴茂.广西大学 2013
[3]梅尧臣早期诗歌与韦应物诗歌异同研究[D]. 韦怡.西南交通大学 2011
[4]洛阳文人集团与梅尧臣诗歌的孕育[D]. 屈玉川.杭州师范大学 2011
[5]梅尧臣说理诗研究[D]. 杜月仙.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梅尧臣的禽言诗与动物意象研究[D]. 汤国梅.中南民族大学 2009
[7]宋代梅尧臣接受研究[D]. 陈文苑.广西师范大学 2008
[8]梅尧臣纪游诗研究[D]. 穆迪.上海师范大学 2008
[9]梅尧臣诗风嬗变之研究[D]. 王淮喜.南昌大学 2007
[10]梅尧臣咏物诗研究[D]. 殷三.安徽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1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9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