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迁徙与蜕变:中古时期陇西辛氏家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14:29

  本文关键词:迁徙与蜕变:中古时期陇西辛氏家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陇西辛氏 迁徙 婚宦 家学 关陇集团


【摘要】:辛氏家族在西汉初迁往陇西狄道,中后期以军功称霸一方。在王莽篡汉后因政治倾轧而衰落。魏晋时期,陇西辛氏再次崛起,并从军事家族向文化士族蜕变。十六国时期,陇西辛氏再度兴盛,不同于东汉时期的的沉寂,辛氏人物活跃在各个政权机构中。北魏太武帝平定凉州以后,陇西辛氏的辛绍先一支被迁往晋阳,从而开启了家族的中央化和官僚化进程。辛绍先一支也逐渐由文武兼备的豪族转变成文化士族。同时,本土辛氏也在不断发展,至北魏末年东西分裂之时,陇西辛氏凭借在关陇地区的宗族势力成为宇文泰关陇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郡望的产生是古人安土重迁而又不断经历迁徙变动的结果。辛氏自西汉初迁往陇西,经过两汉四百年间的发展,于魏晋十六国时期开始频频进入政权,家族的迁徙变动相应出现。加之魏晋时期频繁的战争,陇西辛氏不断迁出,而远离本土意味着失去地方性,脱离乡里的物质与人力支援,蜕变为彻底的官僚,这也正是两汉四百年间辛氏能在陇西保持宗族势力,而自北魏之后辛氏不断聚集于两京地区最终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从北朝时陇西辛氏家族人物的仕宦情况可以看出战争对于权力结构演变的推动作用。军功能够快速制造新贵,而新贵背后如有宗族力量支持,则会带动整个家族快速崛起。军功背后所依托的仍是这个家族的综合实力,如家族的婚姻对象、家学文化等潜在因素。陇西辛氏与同郡李氏、安定胡氏等当权的士族皆有婚姻关系,这对其在北魏末期的崛起有相当大的助益。在文化上,到了北魏末期,陇西辛氏的家学逐渐成熟,在春秋学、礼学以及史学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树。陇西辛氏从一个军事地主起家,逐渐放弃武力,发展成为以文化为主的士族。但是在特殊的时期,陇西辛氏会根据时势而投入到军事活动中。因此可以认为陇西辛氏是一个以文为主,以武为辅的家族。从西汉至北朝时期,陇西辛氏通过迁徙逐渐实现了由军事武力豪族向文化士族的蜕变。
【关键词】:陇西辛氏 迁徙 婚宦 家学 关陇集团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20.9;K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选题意义8
  • 二、研究现状8-11
  • 三、研究方法与目标11-12
  • 四、相关概念12-14
  • 第一章 陇西辛氏家族世系考述14-34
  • 第一节 陇西辛氏的源起14-17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陇西辛氏世系17-32
  • 一、魏晋时期的陇西辛氏17-18
  • 二、北朝时期的陇西辛氏18-32
  • 第三节 杨隋代周以后的辛氏家族其他人物32-33
  • 小结33-34
  • 第二章 陇西辛氏家族的地理迁徙34-46
  • 第一节 陇西辛氏葬地考34-40
  • 一、晋阳37-38
  • 二、邺城38-39
  • 三、两京地区39-40
  • 第二节 陇西辛氏的地域选择与发展40-43
  • 一、陇西辛氏迁徙路线40-41
  • 二、迁徙原因:仕宦及战争41-42
  • 三、迁徙对陇西辛氏家族的影响42-43
  • 小结43-46
  • 第三章 陇西辛氏家族的兴衰与蜕变46-70
  • 第一节 陇西辛氏的仕宦情况46-54
  • 一、陇西辛氏的入仕途径和起家官研究46-48
  • 二、陇西辛氏北朝职官分析48-49
  • 三、陇西辛氏与中央、地方官职49-54
  • 第二节 陇西辛氏的婚姻状况54-62
  • 一、辛氏与河陇士族56-58
  • 二、辛氏与山东士族58-59
  • 三、辛氏与关中士族59-62
  • 第三节 陇西辛氏的家学62-67
  • 一、经学与刑名64-65
  • 二、文学与史学65-66
  • 三、儒释玄杂糅66-67
  • 小结67-70
  • 第四章 关陇集团中的陇西辛氏家族及其发展特点70-78
  • 第一节 陇西辛氏与关陇集团70-74
  • 一、北魏末陇西辛氏向关陇地区的回流70-71
  • 二、陇西辛氏在关陇集团中的势力分布71-74
  • 第二节 陇西辛氏的发展特点74-78
  • 一、以文为主,以武为辅74-75
  • 二、兴于北朝,衰于杨隋75-78
  • 结语78-80
  • 参考文献80-84
  • 附录84-108
  • 一、陇西辛氏北朝至唐初仕宦表84-102
  • 二、陇西辛氏家族北朝至唐墓志表102-108
  • 致谢108-11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关陇方言民俗高层论坛”剪影[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曹道衡;西魏北周时代的关陇学术与文化[J];文学遗产;2002年03期

3 康震;;南北朝时期“关陇集团”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4 刘宁;;论西魏北周关陇地区文学发展[J];社科纵横;2013年08期

5 徐清廉;论隋唐的门阀之争与关陇集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6 汤勤福;;关陇集团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形成阶段[J];上饶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7 赵德利;;新关陇民俗文化研究导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李朝杰;白贵;;关陇集团与贞观时期文学的条件预设——一个观念史角度的考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康震;;关陇集团与隋唐之际的文学观念[J];文艺研究;2010年04期

10 侯宗辉;陈璐;;明清时期关陇地区的书法艺术史略窥[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彦弘;木屑下的河流[N];东方早报;2014年

2 国风;专制帝国权力的分享者及门阀世家势力瓦解[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何小龙;发掘关陇文化聚沙成塔[N];平凉日报;2011年

4 国风;名士的出现及作用[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师海军;明中期关陇作家群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皓;迁徙与蜕变:中古时期陇西辛氏家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贾海燕;陈寅恪先生“关陇集团理论”解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钟盛;关陇本地豪族与西魏北周政治[D];武汉大学;2004年

4 张欣;皇权政治视野下的“关陇集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姜望来;魏周隋唐关陇集团与山东势力[D];武汉大学;2005年

6 徐鹏;西魏北周官员选任与督课述论[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0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640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