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5 13:3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攀升,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各类园区纷纷涌现,特色小镇拔地而起,休闲农庄遍地开花。然而一些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不加选择,只看经济指标,忽视生态指标,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而且给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他们牢记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环境问题只要不出事就可以放一放,循环往复以至于环境欠账越来越严重,并且呈现出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之势,非法转移、倾倒危废的现象时有发生。本论文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广大农村乘势而上的机遇,必将带来多方面的利好,为农业的大幅提升提供保障,为农村的全方位发展指明方向,为农民的经济自由保驾护航。同时也应当正视实现乡村振兴必然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环境治理就是其中一大难题。本文以如东县洋口镇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洋口镇作为江苏省强镇扩权的试点镇,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可避免遇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洋口镇作为区镇合一的代表,如何正确对待化工园区、旅游度假区以及乡镇的关系,是选择此消彼长,还是选择共生共存,无论对政府还是对群众来说,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访谈法
(三) 比较分析法
(四) 观察法
四、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 乡村振兴
(二) 生态宜居
(三) 环境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服务型政府理论
(三) 治理理论
第三章 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现状
一、如东县洋口镇基本概况
二、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现状
(一) 治理措施
(二) 治理成效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问题与原因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治理的新要求
(一) 环境治理更强调防治并举
(二)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这一生产要素
(三) 与乡村振兴中的其他要素有机统一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的主要环境治理问题
(一) 治理主体单一
(二) 工作职责不清,部门联动不足
(三) 缺乏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 环境治理资金来源狭窄
(五) 治理理念落后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环境治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参与不充分
(二) 治理行为缺乏合力
(三)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治理
(四) 专项财政资金吃紧
(五) 理念相冲突,信息不对称
第五章 国外乡村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与启示
一、国外农村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案例
(一) 韩国新村运动
(二) 日本造町活动
(三) 印度“农业革命”
(四) 德国的农村发展政策
(五) 加拿大的“村规民约”
二、经验启示
(一) 社会共同参与
(二) 整体施策,通力合作
(三) 机制健全,监督有力
(四)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五) 用先进理念指导行动
第六章 完善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的对策
一、发展多元化环境治理主体
(一) 增强企业的主体地位
(二) 鼓励社会组织广泛参与
(三) 经济激励农民主动参与
二、立体化监督,提高治理合力
(一) 落实属地政府监管
(二) 部门联合执法监督
(三) 探索司法监督途径
三、完善产业规划,形成长效治理
(一)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二) 发展生态农业
四、扩大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
(一) 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二) 与其他公益事业相结合
五、广泛宣传,提高环境治理的舆论效应
(一) 通过主题活动提高公众治理意识
(二) 通过专项活动夯实治理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访谈附录1
访谈附录2
访谈附录3
访谈附录4
访谈附录5
访谈附录6
访谈附录7
访谈附录8
访谈附录9
访谈附录10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J]. 魏登峰. 农村工作通讯. 2018(Z1)
[2]环境污染、人口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方达,张广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6)
[3]城市黑臭河道治理的探讨[J]. 侯天栋. 科技展望. 2014(13)
[4]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 王浦劬.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5]农村环境法律文化建设刍议[J]. 周帮扬,张晶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6]国外如何治理乡村环境[J]. 吉林环境. 2013(05)
[7]公共财政视角下农家书屋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J]. 孙迎芬.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8)
[8]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分析[J]. 孙永祥. 农业经济. 2013(02)
[9]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法律责任探讨[J]. 赵美珍,郭华茹.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1)
[10]论我国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困境的破解——基于法制层面的思考[J]. 赵勇宾,沈跃东. 农村经济. 2012(07)
博士论文
[1]协作性环境治理研究[D]. 韩兆坤.吉林大学 2016
[2]我国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D]. 朱国华.南昌大学 2016
[3]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D]. 张玉.山东大学 2014
[4]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 杨启乐.华东师范大学 2014
[5]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钟世坚.吉林大学 2013
[6]我国环境税费的经济影响及改革研究[D]. 朱厚玉.青岛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D]. 廖涟漪.西南大学 2018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PPP模式研究[D]. 杨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盐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 陈军.南京农业大学 2013
[4]新农村建设视角下黑龙江省农村治理问题研究[D]. 李潇.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3
[5]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D]. 张祖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农村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D]. 冯健.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59477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访谈法
(三) 比较分析法
(四) 观察法
四、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 乡村振兴
(二) 生态宜居
(三) 环境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服务型政府理论
(三) 治理理论
第三章 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现状
一、如东县洋口镇基本概况
二、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现状
(一) 治理措施
(二) 治理成效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问题与原因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治理的新要求
(一) 环境治理更强调防治并举
(二)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这一生产要素
(三) 与乡村振兴中的其他要素有机统一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的主要环境治理问题
(一) 治理主体单一
(二) 工作职责不清,部门联动不足
(三) 缺乏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 环境治理资金来源狭窄
(五) 治理理念落后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环境治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参与不充分
(二) 治理行为缺乏合力
(三)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治理
(四) 专项财政资金吃紧
(五) 理念相冲突,信息不对称
第五章 国外乡村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与启示
一、国外农村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案例
(一) 韩国新村运动
(二) 日本造町活动
(三) 印度“农业革命”
(四) 德国的农村发展政策
(五) 加拿大的“村规民约”
二、经验启示
(一) 社会共同参与
(二) 整体施策,通力合作
(三) 机制健全,监督有力
(四)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五) 用先进理念指导行动
第六章 完善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东县洋口镇环境治理的对策
一、发展多元化环境治理主体
(一) 增强企业的主体地位
(二) 鼓励社会组织广泛参与
(三) 经济激励农民主动参与
二、立体化监督,提高治理合力
(一) 落实属地政府监管
(二) 部门联合执法监督
(三) 探索司法监督途径
三、完善产业规划,形成长效治理
(一)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二) 发展生态农业
四、扩大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
(一) 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二) 与其他公益事业相结合
五、广泛宣传,提高环境治理的舆论效应
(一) 通过主题活动提高公众治理意识
(二) 通过专项活动夯实治理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访谈附录1
访谈附录2
访谈附录3
访谈附录4
访谈附录5
访谈附录6
访谈附录7
访谈附录8
访谈附录9
访谈附录10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J]. 魏登峰. 农村工作通讯. 2018(Z1)
[2]环境污染、人口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方达,张广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6)
[3]城市黑臭河道治理的探讨[J]. 侯天栋. 科技展望. 2014(13)
[4]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 王浦劬.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5]农村环境法律文化建设刍议[J]. 周帮扬,张晶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6]国外如何治理乡村环境[J]. 吉林环境. 2013(05)
[7]公共财政视角下农家书屋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J]. 孙迎芬.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8)
[8]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分析[J]. 孙永祥. 农业经济. 2013(02)
[9]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法律责任探讨[J]. 赵美珍,郭华茹.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1)
[10]论我国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困境的破解——基于法制层面的思考[J]. 赵勇宾,沈跃东. 农村经济. 2012(07)
博士论文
[1]协作性环境治理研究[D]. 韩兆坤.吉林大学 2016
[2]我国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D]. 朱国华.南昌大学 2016
[3]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D]. 张玉.山东大学 2014
[4]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 杨启乐.华东师范大学 2014
[5]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钟世坚.吉林大学 2013
[6]我国环境税费的经济影响及改革研究[D]. 朱厚玉.青岛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D]. 廖涟漪.西南大学 2018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PPP模式研究[D]. 杨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盐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 陈军.南京农业大学 2013
[4]新农村建设视角下黑龙江省农村治理问题研究[D]. 李潇.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3
[5]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D]. 张祖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6]农村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D]. 冯健.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59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15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