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基于多主体利益博弈的现代农业园建设策略研究 ——以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现代农业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5-03-30 07:39
  现代农业园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并在我国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农业园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其发展方向和模式选择、资源利用和产业链升级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等核心环节,均与参与农业园建设的多主体的利益诉求密切相关,是各利益主体博弈结果的集成体现。因此,从各参与主体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合作与共赢角度切入制定现代农业园建设策略成为乡村振兴研究的新视角。本文从多主体利益博弈角度,界定了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民四类利益主体,分析了其在现代农业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底线,并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深入剖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现代农业园为案例,围绕农业园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两个核心领域,对其博弈的空间和产业实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原生空间、更新空间、协调空间、战略空间和原生产业、更新产业、协调产业、战略产业的概念。并基于此提出了现代农业园的建设策略,在空间上要确保原生空间基数、合理分配更新空间发展红利、实现协调空间普惠功能和提高战略空间引领作用,在产业上要确保原生产业底线、拓展更新产业红利、加大协调产业全面供给和提升战略产业关联效应。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应用价值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利益主体
        2.1.2 现代农业园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博弈论
        2.2.3 共生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研究进展
        2.3.2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参与主体研究进展
        2.3.3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主体利益博弈研究进展
        2.3.4 国内外合作经济研究进展
        2.3.5 国内外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进展
    2.4 国内有关实践案例
        2.4.1 浙江省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
            2.4.1.1 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分析
            2.4.1.2 对临湖现代农业园建设的启示
        2.4.2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4.2.1 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分析
            2.4.2.2 对临湖现代农业园建设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农业园建设主体博弈的分析框架
    3.1 现代农业园建设主体
    3.2 各主体的利益诉求
        3.2.1 地方政府
        3.2.2 企业
        3.2.3 村集体
        3.2.4 农民
    3.3 各主体利益的“底线”
        3.3.1 地方政府的“底线”
        3.3.2 企业的“底线”
        3.3.3 村集体的“底线”
        3.3.4 农民的“底线”
    3.4 各主体博弈研究
        3.4.1 各主体的关系
        3.4.2 博弈的过程
            3.4.2.1 博弈假设
            3.4.2.2 博弈模型
            3.4.2.3 博弈过程
    3.5 博弈的平衡状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湖现代农业园建设现状与各主体博弈情况
    4.1 临湖现代农业园现状
        4.1.1 临湖镇发展概况
        4.1.2 临湖现代农业园用地现状分析
        4.1.3 临湖现代农业园产业现状分析
            4.1.3.1 农业资源分析
            4.1.3.2 文化资源分析
    4.2 临湖现代农业园各主体博弈状态
        4.2.1 博弈过程及其平衡状态
        4.2.2 博弈中各方力量的强弱
        4.2.3 各主体利益博弈中产生的问题
            4.2.3.1 空间规划的失衡
            4.2.3.2 空间增值收益中的分配不均
            4.2.3.3 产业经营化水平不高
            4.2.3.4 产业特色不明显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益博弈视角下临湖现代农业园空间格局解构
    5.1 原生空间
        5.1.1 利益博弈下原生空间的内涵
        5.1.2 原生空间形成中的利益博弈
            5.1.2.1 原生空间的空间形态
            5.1.2.2 原生空间形成中的博弈
    5.2 更新空间
        5.2.1 利益博弈下更新空间的内涵
        5.2.2 更新空间形成中的利益博弈
            5.2.2.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5.2.2.2 宅基地
            5.2.2.3 设施用地
        5.2.3 东吴村案例
    5.3 协调空间
        5.3.1 利益博弈下协调空间的内涵
        5.3.2 协调空间形成中的利益博弈
            5.3.2.1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5.3.2.2 公共空间用地
        5.3.3 黄墅村匠心工坊案例
    5.4 战略空间
        5.4.1 利益博弈下战略空间的内涵
        5.4.2 战略空间形成中的利益博弈
        5.4.3 里尺源农庄案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利益博弈视角下临湖现代农业园产业结构解构
    6.1 原生产业
        6.1.1 利益博弈下原生产业的内涵
        6.1.2 原生产业形成中的利益博弈
            6.1.2.1 原生产业的选择
            6.1.2.2 原生产业的演进过程
    6.2 更新产业
        6.2.1 利益博弈下更新产业的内涵
        6.2.2 更新产业形成中的利益博弈
            6.2.2.1 乡村旅游业
            6.2.2.2 特色手工艺产业
            6.2.2.3 历史文化经典产业
        6.2.3 玖树·森林的秘密案例
    6.3 协调产业
        6.3.1 利益博弈下协调产业的内涵
        6.3.2 协调产业形成中的利益博弈
        6.3.3 湖桥村案例
    6.4 战略产业
        6.4.1 利益博弈下战略产业的内涵
        6.4.2 战略产业形成中的利益博弈
            6.4.2.1 康养产业
            6.4.2.2 民宿产业
        6.4.3 柳舍村案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主体利益博弈下现代农业园建设策略研究
    7.1 多主体利益博弈下现代农业园建设的理想状态
        7.2.1 共同目标
        7.2.2 协同决策
        7.2.3 角色互补
        7.2.4 利益共享
    7.2 多主体利益博弈下现代农业园建设具体策略
        7.2.1 确保原生空间基数
        7.2.2 合理分配更新空间发展红利
        7.2.3 实现协调空间普惠功能
        7.2.4 提高战略空间引领作用
        7.2.5 确保原生产业底线
        7.2.6 拓展更新产业红利
        7.2.7 加大协调产业全面供给
        7.2.8 提升战略产业关联效应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38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4038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