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山东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5-04-01 02:3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强调了农地确权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农地确权颁证工作在全国的基本结束,厘清其产生的影响对于用好确权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农地确权解决了农地产权模糊性问题,能够积极地促进农户土地的流转,可是其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就业质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且结论存在分歧。基于此,本文利用2018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就业质量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外出就业平均月收入以及外出就业签订劳动合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性别为男性更倾向于外出就业,且外出就业平均月收入更高,但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显著影响;劳动力年龄对是否外出就业、外出就业平均月收入以及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外出,平均月收入也较低,且越不愿意签订就业劳动合同;劳动力文化程度对是否外出就业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其对外出就业平均月收入以及签订劳动合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有外出...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关于农地确权的影响研究
        1.4.2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理研究
        1.4.3 关于就业质量的机理研究
        1.4.4 相关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创新
        1.6.2 研究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确权
        2.1.2 农村劳动力
        2.1.3 劳动力外出就业
        2.1.4 就业质量
    2.2 研究相关理论支撑
        2.2.1 产权理论
        2.2.2 劳动力转移两阶段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3 山东省农地确权及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描述统计
        3.2.1 农地确权情况分析
        3.2.2 劳动力及转移情况分析
        3.2.3 户主特征分析
        3.2.4 家庭情况分析
        3.2.5 村庄特征分析
    3.3 劳动力外出就业影响因素交叉列表分析
        3.3.1 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分析
        3.3.2 劳动力特征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分析
        3.3.3 户主特征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分析
        3.3.4 家庭特征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分析
        3.3.5 村庄特征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分析
4 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变量定义与描述
        4.2.1 变量选取与定义
        4.2.2 变量描述
    4.3 模型结果分析
        4.3.1 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是否外出就业的影响分析
        4.3.2 农地确权对劳动力外出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进一步完善农地确权工作,提高领证率
        5.2.2 深化农村土地及相关要素市场改革,优化劳动力配置
        5.2.3 发挥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作用,完善土地流转管理
        5.2.4 培育和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提高就业质量
        5.2.5 加大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培训支持力度,推动专业化分工
        5.2.6 加大农村养老保障力度,解决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38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4038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