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化质量是城镇化的核心,是衡量城镇化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与否的重要指标。转变城镇化发展理念、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推进城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对破解当前城镇化发展困境、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是城镇化内源动力和外生动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云阳县位于三峡库区核心区,是移民迁建最大县,其城镇化的发展是在三峡工程建设和大规模移民迁建等外生力量的影响和主导下展开的,同时又受到自身脆弱、敏感生态环境的限制,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约束十分明显。当前云阳县正处于城镇化深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移民迁建过程中遗留的、以及后三峡建设时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对移民迁建不同阶段三峡库区云阳县的城镇化质量展开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为后三峡时代云阳县制定科学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对引导云阳县乃至三峡库区走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云阳县为研究单元,探索在重大外生动力一移民迁建的影响和主导下云阳县城镇化质量演变的规律和特征;通过建立符合三峡库区云阳县地域特征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992-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云阳县城镇化质量进行测算,并运用贡献率模型对移民迁建不同阶段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正向(推动)、负向(障碍)因子进行分析,以此提出提升云阳县乃至三峡库区城镇化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云阳县城镇化是在重大外生动力主导下的特殊城镇化,是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的被动式、胁迫式的城镇化,是缺乏一定经济基础支撑的虚高式城镇化,是生态环境异常敏感的脆弱型城镇化。(2)云阳县城镇化质量在1992-2013年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且提升速度不断加快。整个演变过程可依次分为低水平平缓波动阶段(1993-2002年)、低水平缓慢提升阶段(2003-2006年)、加速提升阶段和高速(2007-2009年)、稳定提升阶段(2010-2013年)。(3)在1993-1995和199-2000年间,正向因子的总贡献度均小于负向因子的总障碍度,导致云阳县城镇化质量在这两个时段内均不断下降;而在其余时段,正向因子的总贡献度均大于负向因子的总障碍度,从而使得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4)持续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和服务的不断完善一直是促进云阳县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因子;城乡差距的扩大、城乡统筹关系的失调一直是制约云阳县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但随着城乡差距扩大速度的减慢,其阻碍作用的强度在逐年减小;一至四期移民迁建阶段(1993-2009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人口大量外流也是制约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5)后三峡建设时期,缩小城乡差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提高产业支撑能力、解决城镇“空心化”问题成为破除城镇化质量提升障碍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云阳县城镇化质量持续提升的重大举措。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朝林,黄春晓;三峡库区城镇移民迁建的问题与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4期
2 郑亚平;;我国省域城市化质量水平的测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6期
3 张佳勇;张明举;朱建峰;;异地城市化:现阶段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化的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3期
4 袁晓玲;王霄;何维炜;陈跃;;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5 叶嘉安;徐江;易虹;;中国城市化的第四波[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6 孔凡文,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2005年05期
7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3期
8 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李飞;;基于城市化质量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9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年05期
10 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沈艳丽;刘方;;重庆市三峡库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丽;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露平;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张虎;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
本文编号:
2312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31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