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00:39
针对我国社会保障适度性问题,通过几个层面对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不同角度引入学者对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衡量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我国社会保障总体偏低,且各地区间、城乡间以及不同人群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明显;并结合供需条件分析制约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为解决社会保障水平的不适度可供选择的优化路径。
【文章来源】:西部财会. 2020,(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适度性社会保障在我国发展及研究现状
二、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衡量方法
(一)基于替代率进行衡量
1、养老保险项目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替代率指标来评价养老金的适度水平是较为常见的方法。
2、国内部分学者利用替代率指标对不同类别的养老保险适度水平进行了研究。
3、Bradshaw等还将替代率指标用来度量其他福利制度的保障水平,如失业保险、家庭救助计划等。
(二)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
(三)其他角度衡量
三、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方面存在问题
(一)社会保障水平低
1、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且不健全,整体社会保障水平处于偏低状态。
2、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人均GDP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也属于偏低行列。
3、一些学者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也进行了相应地研究,一致认为保障水平偏低。
4、
(二)社会保障不平衡差距大
1、地区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2、城乡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3、不同群体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四、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
1、人口的需求。
2、社会保障“刚性”发展需求。
3、社会保障项目的需求。
(二)供给方面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财政支出力度。
3、企业负担能力。
4、个人缴费水平。
五、总结与建议
本文编号:3425294
【文章来源】:西部财会. 2020,(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适度性社会保障在我国发展及研究现状
二、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衡量方法
(一)基于替代率进行衡量
1、养老保险项目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替代率指标来评价养老金的适度水平是较为常见的方法。
2、国内部分学者利用替代率指标对不同类别的养老保险适度水平进行了研究。
3、Bradshaw等还将替代率指标用来度量其他福利制度的保障水平,如失业保险、家庭救助计划等。
(二)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
(三)其他角度衡量
三、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方面存在问题
(一)社会保障水平低
1、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且不健全,整体社会保障水平处于偏低状态。
2、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人均GDP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也属于偏低行列。
3、一些学者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也进行了相应地研究,一致认为保障水平偏低。
4、
(二)社会保障不平衡差距大
1、地区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2、城乡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3、不同群体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四、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
1、人口的需求。
2、社会保障“刚性”发展需求。
3、社会保障项目的需求。
(二)供给方面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财政支出力度。
3、企业负担能力。
4、个人缴费水平。
五、总结与建议
本文编号:3425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42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