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10:30

  本文关键词: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庆龄 妇女解放思想 历史评价


【摘要】: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国际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后被誉为“国之瑰宝”、“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在这样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她以自身独特的身份和丰富的阅历,投身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并为此做出了独特贡献。本文全面考察了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历程作出了划分。历史背景方面,本文主要考察了社会背景中的民族危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个人背景中的家庭环境、教育经历和革命实践,思想渊源中的基督教博爱思想、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形成历程方面,本文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即萌芽期、初步形成期、走向成熟期、继续发展期。本文还系统梳理了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是内容丰富的思想,主要内容分为关于妇女的地位及作用、关于妇女解放的条件和关于妇女解放的途径。具体来说:关于妇女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她十分重视妇女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关于妇女解放的条件方面,她突出强调“两个朋友”的帮助作用;关于妇女解放的途径方面,她意识到参加革命和社会生产、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和保护妇女特殊权益是妇女获得解放的途径。同时本文总结归纳了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本文认为特殊的家庭、教育、身份和革命实践,造就了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三个特点:第一个是爱国主义贯穿始终;第二个是思想来源多元化;第三个是演进轨迹转折性,即经历了由资产阶级妇女观到无产阶级妇女观。此外,本文指出了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历史局限,并且提出了三个现实启示,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生产力的发展是关键、保障和实现妇女的特殊权益是具体要求。
【关键词】:宋庆龄 妇女解放思想 历史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3.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9-10
  • 1.1.1 选题缘由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方法14-16
  • 1.3.1 文献研究法14-15
  • 1.3.2 历史与阶级分析法15
  • 1.3.3 比较分析法15-16
  • 2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过程16-28
  • 2.1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16-18
  • 2.1.1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6-17
  • 2.1.2 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17
  • 2.1.3 近代中国妇女的现实境遇17-18
  • 2.2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18-20
  • 2.2.1 独特的家庭环境18-19
  • 2.2.2 正规的西式学校教育19
  • 2.2.3 丰富的革命实践19-20
  • 2.3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20-23
  • 2.3.1 基督教博爱思想20-21
  • 2.3.2 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21-22
  • 2.3.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22-23
  • 2.4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演进历程23-28
  • 2.4.1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萌芽(1900-1915)23-24
  • 2.4.2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初步形成(1915-1931)24-25
  • 2.4.3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走向成熟(1931-1949)25-26
  • 2.4.4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继续发展(1949-1981)26-28
  • 3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28-37
  • 3.1 关于妇女的地位和作用28-30
  • 3.1.1 妇女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28-29
  • 3.1.2 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9-30
  • 3.2 关于妇女解放的条件30-33
  • 3.2.1 “国家的真正独立”31-32
  • 3.2.2 “世界无产阶级运动”32-33
  • 3.3 关于妇女解放的途径33-37
  • 3.3.1 参加革命33-34
  • 3.3.2 参加社会生产34-35
  • 3.3.3 以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妇女素质35-36
  • 3.3.4 争取实现和保护妇女的特殊权益36-37
  • 4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历史评价37-45
  • 4.1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特点37-40
  • 4.1.1 爱国主义贯穿始终37
  • 4.1.2 思想来源多元化37-39
  • 4.1.3 演进轨迹转折性39-40
  • 4.2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历史价值40-41
  • 4.2.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40
  • 4.2.2 推动了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40-41
  • 4.3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历史局限41-42
  • 4.3.1 相对忽略女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41
  • 4.3.2 相对缺乏系统地理论性论述41-42
  • 4.4 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现实启示42-45
  • 4.4.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妇女解放的根本保证42-43
  • 4.4.2 生产力的发展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43
  • 4.4.3 保障和实现妇女的特殊权益是妇女解放的具体要求43-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0-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卫平;;20世纪上半叶的宋庆龄与女权主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刘俊凤;;宋庆龄女性角色的生活史解读——基于宋庆龄“私人书信”的审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6期

4 周蕾;;国民政府对女性的塑造和训练——以抗战前新生活运动为中心的考察(1934-1937)[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3期

5 黄从庆;;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4期

6 张晓燕;;宋庆龄、何香凝与妇女抗日救亡运动[J];传承;2007年05期

7 戚卫红;;浅谈宋庆龄的妇女解放思想[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朱玖琳;宋庆龄基督教思想之演变[J];探索与争鸣;2004年07期

9 霞光;宋庆龄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对现代女性的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韩新路;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评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雪英;宋庆龄思想纲要[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鹏飞;梁启超和孙中山妇女解放思想和实践的比较[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8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88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c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