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市场的力量:名贵树木的“乡—城”移植与城乡二元分化的新形式

发布时间:2017-10-29 04:19

  本文关键词:市场的力量:名贵树木的“乡—城”移植与城乡二元分化的新形式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 名贵树木 生态剥夺 城乡二元分化


【摘要】:名贵树木的“乡—城”移植,已经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笔者针对这一现象,采用实地研究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银杏树买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作为名贵树木的银杏,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在享有中国“银杏第一乡”美誉的海洋却被当作了商品,成为一种买卖。 名贵树木的“乡—城”移植现象,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发展而出现的。特别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各级地方政府日益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的绿化问题先后被提上了城市建设的日程上来。生态环境的改善,绿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与绿化相对应的需求就是树木。于是,一个名贵树木“乡—城”移植现象的温床就此产生。商人对利益的追求和农民改善生活条件欲望的叠加,于是产生了一个特定利益共同体的商业链。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一种公平的商业买卖,而是有着深刻社会根源的城乡建设发展方面的新问题。 在名贵树木的“乡—城”移植的过程中,农民出售银杏树、商家收购银杏树,城市成为了银杏树的新家。这些,看起来公平合理,其实在本质上讲,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城市与农村的分工的不同,从而导致的我国经济结构的城乡二元格局。我国在建国后的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农村都是城市的附庸,农村的发展远远地低于城市的发展,从而导致了现在的“三农”问题。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大大地加强了对农村投入的力度,但是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对于名贵树木的“乡—城”移植问题,从表面上看,出售名贵树木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手段,商人收购名贵树木是一桩桩生意,城市购买名贵树木是为了提高生态质量,但是这个地位是不平等的。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城市具有经济优势,在名贵树木的买卖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商人具有信息优势,能在名贵树木的买卖中获取暴利;农民能得到的只能是微薄的经济收入。因此,这种买卖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名贵树木移植活动,而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形式、新发展。在大规模的名贵树木“乡—城”移植的过程中,名贵树木的进城必然会导致农村名贵树木的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剥夺,是城市的环境问题在这个买卖之中无形的转移到了农村。
【关键词】:市场 名贵树木 生态剥夺 城乡二元分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一、研究的背景、问题及意义8-13
  • (一) 城乡二元结构与市场化改革8-10
  • (二) 城市建设与名贵树木的“乡—城”移植10-11
  • (三) 名贵树木“乡—城“移植是城乡二元分化的新形式11-13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13-20
  • (一) 文献综述13-15
  • (二)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15-17
  • (三) 研究方法17-18
  • (四) 资料收集18-20
  • 三、美丽的海洋——“银杏第一乡”20-24
  • (一) 大山深处银杏的“海洋”20-22
  • (二) 银杏树成为市场力量追逐的对象22-24
  • 四、银杏树作为一桩桩买卖24-34
  • (一) 城市是海洋乡银杏树的新家24
  • (二) 农民出售银杏树24-28
  • (三) 商家收购银杏树28-29
  • (四) 海洋乡政府对银杏树买卖的限制29-31
  • (五) 作为名片的银杏树与海洋乡渐行渐远31-34
  • 五、追逐利益是银杏树买卖的原始动力34-39
  • (一) 出售银杏树是农民增收的渠道34
  • (二) 买卖银杏树是商家的一桩生意34-35
  • (三) 种植银杏树增添城市绿化品位35-37
  • (四) 地方政府与银杏树买卖各方的利益矛盾37-38
  • (五) 银杏树“乡——城”移植的利益关系38-39
  • 六、名贵树木的“乡—城”移植是城乡二元分化的新形式39-42
  • (一) 名贵树木的买卖彰显市场的力量39-40
  • (二) 名贵树木的买卖导致生态资源在城乡之间重新配置40-41
  • (三) 生态资源的重新配置折射新的城乡二元分化41-42
  • 七、研究的结论与讨论42-44
  • (一) 研究的结论42
  • (二) 相关问题的讨论42-44
  • 文献参考44-47
  • 后记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春;;“大树进城”现象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0期

2 关传友;;银杏树的审美价值与精神[J];中国城市林业;2006年06期

3 邵刚;;银杏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林业;2010年01期

4 赵力;城镇化与“二元结构”的破解[J];城市问题;2002年03期

5 史继孔;银杏生态学特性初探[J];贵州农业科学;1992年03期

6 李学;;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制度分析与对策反思[J];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04期

7 张曙光;政府、农民和市场——山东惠民与浙江义乌“大小市场”的比较与分析[J];改革与理论;2000年04期

8 韩可卫,黄国庆;对我国走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1997年02期

9 李晓华;;中国采取“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原因简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洪松;;商人概念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深圳特区商事条例》的研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111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11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9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