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双系婚姻:对于苏南“并家”习俗的功能主义解释——以在安置房社区的调研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5 07:55
  通过对苏南"并家"习俗的功能主义分析发现,双系婚姻模式构成了理解中国婚姻制度变革的重要一维,"并家"的独特之处在于双系并重。从其存在基础与表现形态上看,双系婚姻中明晰的财物关系破坏家庭情感的养成,纵向的情感传承切割横向的亲情,夫妻主体地位受到双系权力的拉扯,"家庭发展目标"取向明显,现代法规切割家庭生成秩序。双系婚姻有义务控制型和资源优化型两种实现方式,双系婚姻的实现区分为纵向传承之"分"和主体建构之"合","分"与"合"的辩证存在是双系婚姻实践的合法性基础。 

【文章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2020,(06)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双系婚姻研究的问题进路
二、“并家”的社会形态
    (一)“并家”的存在基础
    (二)“并家”的表现形态
        1.三个家庭主体
        2.纵向的情感传承
        3.双系对等
        4.婚姻家庭事务协商解决
三、双系婚姻的运作机制
    (一)明晰的财物关系破坏家庭情感的养成
    (二)纵向的情感传承切割横向的亲情
    (三)夫妻主体地位受到双系权力的拉扯
    (四)“家庭发展目标”取向明显
    (五)现代法规切割家庭生成秩序
四、双系婚姻的社会学意义
    (一)双系婚姻的两种实现模式
    (二)分与合的辩证存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婚姻形态与权责义务边界——基于苏南农村并家婚的经验考察[J]. 王琳.  南方人口. 2019(02)
[2]“并家婚”家庭策略的“双系”实践[J]. 庄孔韶,张静.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3)
[3]苏南农村的“并家”婚姻模式及其新联合家庭结构[J]. 张欢.  西北人口. 2019(02)
[4]双系并重下农村代际关系的演变与重构——基于农村“两头走”婚居习俗的调查[J]. 高万芹.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2)
[5]“两家并一家”之传宗接代的另类解读——阴间与阳间的连结[J]. 沈燕.  民俗研究. 2018(01)
[6]“并家婚”中亲属称谓的人类学解读[J]. 张静.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8)
[7]风险规避与身份维持:苏南农村并家婚居模式[J]. 李宽,王会.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4)
[8]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现代权变与制度隐忧——以苏北鱼村“一子两挑”的家庭为例[J]. 王欣,马流辉,伍嘉冀.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9]年轻夫妇“两头走”——乡村家庭权力结构变迁的新现象[J]. 班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两头走”:一种流动性婚居模式及其隐忧——基于对江汉平原J村的考察[J]. 李永萍,慈勤英.  南方人口. 2015(04)



本文编号:3138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38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