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修复”语境下城市无意义空间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5 20:32
目前,我国短缺的空间资源与过度积累的资本已演变为一对新矛盾。大卫·哈维的"空间修复"理论虽然有效缓解了这一矛盾,但这只是一种暂时性的修复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无意义空间具有可转化性,并能与空间修复互补,因此,我国可将空间修复与城市中的无意义空间结合利用来解决矛盾。无意义空间的转化分为两个阶段:先通过科技治理将无意义空间转化为零度空间,再通过空间修复将零度空间转化为有意义空间。无意义空间的转化既能解决我国空间资源稀缺的问题,为我国现代化、全球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又能弥补空间修复的不足之处,为化解中国因过剩资本而引发的危机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文章来源】: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33(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空间修复与无意义空间的理论解析
(一)大卫·哈维的“空间修复”理论解析
(二)无意义空间与有意义空间的理论解析
二、空间修复与无意义空间的互补关系
(一)空间修复的不足之处
(二)无意义空间的可转化性
(三)空间修复与无意义空间的互补性
三、无意义空间的转化过程
(一)第一阶段:科技治理
(二)第二阶段:空间修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转向、空间修复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J]. 戴维·哈维,周宪,何成洲,尹晓煌. 学术研究. 2016(08)
本文编号:3286417
【文章来源】: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33(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空间修复与无意义空间的理论解析
(一)大卫·哈维的“空间修复”理论解析
(二)无意义空间与有意义空间的理论解析
二、空间修复与无意义空间的互补关系
(一)空间修复的不足之处
(二)无意义空间的可转化性
(三)空间修复与无意义空间的互补性
三、无意义空间的转化过程
(一)第一阶段:科技治理
(二)第二阶段:空间修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转向、空间修复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J]. 戴维·哈维,周宪,何成洲,尹晓煌. 学术研究. 2016(08)
本文编号:3286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8641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