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8:03
本文关键词: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媒介 性别 社会性别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摘要】: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成熟,“媒介与女性”作为女性主义与传播学的一个交叉领域,也逐步发展起来。它用社会性别的观点和视角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传播现象,尤其强调女性主义中的批判精神。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和传播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对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进行梳理,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14年来的节目进行分析,对社会上部分具有强烈男权色彩的观点和行为进行批判和否定,肯定并鼓励女性追求两性独立、平等、和谐发展。同时,对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忽视、刻板化、歪曲女性形象的问题进行原因解析,为电视节目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升提供意见和建议。 本文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角度和内容比较新颖。从以往的情况看,“媒介与性别”的研究多集中于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女性节目,而很少有对经济节目的关注。本文之所以选择经济节目,是深知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根源在于经济上的不平等、不独立。本文希望能够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经济节目中所反映的性别传播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二是研究思路有别于前人。目前,关于电视节目的研究多数集中于业务操作的层面,从女性主义和传播学的理论层面来进行指导分析的很少。实际上,纯粹的业务研究能够帮助节目在短期内获得成绩,而理论研究能够为电视媒介树立远景目标,获得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从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良方面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媒介 性别 社会性别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68;G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学术意义:开拓新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法10
- 1.2.2 社会意义:引起对固有两性文化认知的重视10-11
- 1.3 文献综述11-13
- 1.3.1 社会性别理论11-12
- 1.3.2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理论12
- 1.3.3 议程设置理论12-13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3-15
- 1.4.1 研究对象13-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5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15-16
- 第2章 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社会性别意识16-29
- 2.1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栏目概述16-17
- 2.2 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媒介形象建构17-24
- 2.2.1 数据统计分析17-22
- 2.2.2 具体文本分析22-24
- 2.3 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媒介信息传递24-29
- 2.3.1 “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媒体报道中的积极表现24-25
- 2.3.2 “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媒体报道中的的不足与局限25-29
- 第3章 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性别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29-37
- 3.1 社会因素30-32
- 3.1.1 传统观念导致“男主女从”的等级模式30-31
- 3.1.2 后天教育加固“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31-32
- 3.2 文化因素32-34
- 3.2.1 歪曲的女性主义——为实现男女平等走向中性角色认同32
- 3.2.2 消费文化下媒介对女性的刻板印象32-34
- 3.3 大众传媒因素34-37
- 3.3.1 大众传媒中话语权失衡34-35
- 3.3.2 大众传媒的通俗性和趋众性35-37
- 第4章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传媒主流37-44
- 4.1 政府与社会宏观推进38-40
- 4.1.1 健全新闻传播法律法规38
- 4.1.2 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双向支持38-39
- 4.1.3 加强女性参与媒介的程度39
- 4.1.4 对社会进行性别意识的教育39-40
- 4.2 大众传媒的自律和宣传40-42
- 4.2.1 大众媒介40-41
- 4.2.2 媒体从业人员41-42
- 4.3 受众自身意识的增强和观念的转变42-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忻s,
本文编号:754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5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