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道县侗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00:29
本文关键词:湖南通道县侗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
【摘要】:侗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西南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过多次的部族迁徙,多种文化在这里集结、交流、碰撞、融汇,使其成为国内少有的集中居住且自成一体的民族。侗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具有这种文化特征的人群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结合,发展形成侗族聚居区。侗族整个空间建构的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的演变。 侗族村寨中的单体住宅、公共建筑、公共活动空间等形成了侗族村寨极具民族特色的村寨整体空间形态。到目前为止,对于侗族聚居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建筑类型、分布及构筑技术的研究上,而针对侗族村寨整体空间建构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少。 本文以湖南省通道县侗族村寨景观空间构建为主要研究点,从通道县侗族聚落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到其景观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通过具体的案例对侗族村寨的实质空间构建进行详细阐述,记录村寨整体景观空间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景观特征。同时,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与处于相同地理环境下的苗族、土家族进行对比,得出了侗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构建的特点,且在相同的地理背景环境下,空间构成的“个性”与“共性”。比如:侗族善于利用地形营造适宜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试图努力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空间,无一不体现其“天人合一”的宇宙价值观;侗族聚落热衷于公共建筑的营建,体现其民族的向心性、民族的团结性等。通过对侗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的层层解析,可以给侗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指导策略,对于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侗族村寨 乡土聚落 景观空间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2.29;C912.8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1
- 1.2.1 研究的目的9-10
- 1.2.2 研究的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3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1-12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2-13
- 1.4 研究的内容及范围13
- 1.4.1 研究的内容13
- 1.4.2 研究的范围13
- 1.5 相关概念13-14
- 1.6 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框架14-17
- 1.6.1 研究的方法14-16
- 1.6.2 研究框架16-17
- 2.通道县侗族聚居区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17-29
- 2.1 通道县侗族的历史脉络17-20
- 2.1.1 侗族的产生、形成及发展过程17-19
- 2.1.2 侗族的部族迁徙19-20
- 2.2 侗族的社会和经济组织形式20-24
- 2.2.1 社会组织结构20-23
- 2.2.2 生产方式23-24
- 2.3 信仰体系24-29
- 2.3.1 民间信仰24-26
- 2.3.2 原始崇拜26-29
- 3.通道县侗族聚落景观空间建构研究29-61
- 3.1 通道县侗族聚居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个性29-32
- 3.1.1 地域环境整体概况29-30
- 3.1.2 文化个性30-32
- 3.2 通道县侗族聚落选址及聚居类型32-37
- 3.2.1 聚落选址32-34
- 3.2.2 聚居类型34-37
- 3.3 空间布局的整体面貌37-51
- 3.3.1 建筑组团37-43
- 3.3.2 水域系统43-49
- 3.3.3 道路系统49-50
- 3.3.4 绿地系统50-51
- 3.4 空间构成及空间序列51-53
- 3.4.1 空间构成51-52
- 3.4.2 空间序列与空间关系52-53
- 3.5 通道县侗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特征53-55
- 3.5.1 排他性53-54
- 3.5.2 向心性54
- 3.5.3 防御性54-55
- 3.6 通道县侗族乡土聚落景观实态研究55-61
- 3.6.1 芋头村55-58
- 3.6.2 皇都侗文化村58-61
- 4.与周边其他民族的比较61-69
- 4.1 与苗族的比较61-66
- 4.1.1 整体空间形态的比较61-64
- 4.1.2 空间要素的比较64-66
- 4.2 与土家族的比较66-69
- 4.2.1 整体空间形态的比较66-68
- 4.2.2 空间要素的比较68-69
- 5.通道县侗族乡土聚落景观可持续发展69-73
- 5.1 通道县侗族乡土聚落景观存在的问题和压力69-70
- 5.2 通道县侗族乡土聚落景观保护的必要性及原则70-71
- 5.3 侗族乡土聚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71-73
- 6.结论73-75
- 致谢75-77
- 参考文献77-79
- 附录 A:通道县侗族村寨田野调查表79-85
- 附录 B:图录85-89
- 附录 C:田野调查实录89-93
- 附录 D: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秀斌 ,石宗庆;试论侗语南北方言内文化的成因及其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01期
2 曹端波;稂丽萍;;侗款与侗族的家族组织[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刘慧群;;浅析侗族传统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的当代价值[J];鄱阳湖学刊;2009年02期
4 杨顺清;侗族传统环保习俗与生态意识浅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866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6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