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优势视角介入网络成瘾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1:01

  本文关键词:优势视角介入网络成瘾行为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优势视角 优势资源 介入 网络成瘾行为


【摘要】:网络的盛行不仅仅带了生活的方便,而且伴随其出现的还有网络成瘾行为。网络成瘾不只是对于其个人产生身体、心理等方面产生伤害,同样的对于其家庭造成不小的影响,网络成瘾行为的现状如此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学者开始注重对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不同领域对于网络成瘾行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同时提出来了不同的干预手段,但是很多的研究都是以问题和病态的视角来看待网络成瘾行为,以治疗的手段来解决网络成瘾行为,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是助人者和受助者的关系,工作者充当专家和权威的角色。然而与多数的理论视角所不同的是,优势视角介入网络成瘾行为,将关注的焦点从服务对象的问题上转移到服务对象个人、家庭及其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的优势上,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以合作的态度一起发掘其个性特征中的优点、优良的品质、经历困难、痛苦过程中得到的历练等,辨识服务对象周围环境所能给予其的支持与优势资源,运用这些优势资源去激发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而不是一直纠结于服务对象的问题的成因等已经形成的过去的事件,而是将着眼点放到未来的可能性,刺激这种可能性的发展,从而促进服务对象自发的去改变,去成长,对于自己的未来负责。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的内容: 首先,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方法、以及文献的回顾。通过对于网络成瘾行为影响的介绍揭示出关于研究网络成瘾行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文献回顾的研究方法对其他的治疗手段的侧重点进行了解,引出优势视角介入网络成瘾行为的必要性。 其次,优势视角的基本观点、实践原则、评估的内容及优势视角介入网络成瘾行为的基本思路。通过对于优势视角的了解,掌握在实践中引用优势视角的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的原则,注意的事项,减少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介绍优势视角介入网络成瘾行为的基本思路,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再次,以一名具体的网络成瘾者为例,介绍优势视角介入网络成瘾行为的实务过程,包括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总结出服务对象的优势清单,与其制定目标计划,持续保持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态度,帮助其自己慢慢地远离沉迷于网络。 最后,对优势视角在介入网络成瘾行为进行适用性分析,并找到他的缺陷,同时为优势视角本土化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优势视角 优势资源 介入 网络成瘾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一、研究背景9-11
  • (一) 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界定9-10
  • (二) 网络成瘾的危害10-11
  • 二、研究方法11-14
  • (一) 研究对象11
  • (二) 研究方法11-14
  • 第二章 文献回顾14-21
  • 一、关于网络成瘾形成的理论与研究14-15
  • 二、关于网络成瘾治疗的研究15-18
  • (一) 药物干预15-16
  • (二) 认知、心理干预16-17
  • (三) 环境干预17-18
  • (四) 其他干预18
  • 三、关于现有研究的分析18-21
  • (一) 理论分析多,治疗实践少18-19
  • (二) 注重外界干预,忽视网络成瘾者自身的能力19-20
  • (三) 缺乏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下对于网络成瘾行为的研究20-21
  • 第三章 优势视角介入网络成瘾行为的理论框架21-32
  • 一、理论内容21-29
  • (一) 理论脉络21-24
  • (二) 概念框架24-29
  • 二、实践原则29-30
  • 三、评估30
  • 四、介入网络成瘾的思路30-32
  • 第四章 介入过程分析32-49
  • 一、实务框架32-33
  • 二、介入过程33-49
  • (一) 建立关系33-37
  • (二) 优势清单37-43
  • (三) 个别目标计划43-45
  • (四) 持续合作45-48
  • (五) 结束关系48
  • (六) 评估48-49
  • 第五章 进一步分析与探讨49-52
  • 一、适用性分析49-51
  • (一) 对象的适用性49
  • (二) 方法的适用性与缺陷49-51
  • 二、与其他理论的比较51
  • 三、本土化的建议51-52
  • 总结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春凤;;优势视角介入“边缘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思考——以香港“协青社”为例[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胡承军;王兴华;;青少年网瘾的中医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黄卫湘;;优势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瘾问题探讨[J];黑河学刊;2010年11期

4 汪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成因及心理维护[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5 张凤宁;张怿萍;邹锦山;;青少年网络成瘾及系统家庭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01期

6 管雷;;优势视角下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李冬;李士雪;;高校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原因及戒除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刘燕;;优势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研究[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11期

9 邓晨曦;;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8期

10 邓文才;大学生网络成瘾性与体育成瘾性行为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秀娟;社会工作介入“网瘾”青少年的服务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靖华;身体锻炼对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6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66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