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我国省际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

发布时间:2021-10-20 20:50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我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首先计算1990-2017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我国省际区域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经济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4. 75%,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1. 7%;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文章来源】:科研管理. 2019,40(1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
    2.1 人才集聚度的计算
    2.2 人才集聚—人才资本(T-C)计算模型
    2.3 人才资本—经济增长(C-E)计算模型
    2.4 数据选取
3 省际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
    3.1 人才集聚-人才资本(T-C)的计算
    3.2 人才资本-经济增长(C-E)的计算
    3.3 基于T-C-E链的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
    3.4 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贡献率聚类分析
4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企业间人才配置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经验研究[J]. 李世刚,尹恒.  经济研究. 2017(04)
[2]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 陈洁,刘君,李新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04)
[3]基于C-C-E链的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J]. 廖诺,张紫君,李建清,赵亚莉.  人口与经济. 2016(05)
[4]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J]. 芮雪琴,李亚男,牛冲槐.  中国科技论坛. 2015(08)
[5]我国人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东部11省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证分析[J]. 袁家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3)
[6]高等教育和人才集聚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共轭驱动研究——以江苏、浙江两省为例[J]. 刘林,郭莉,李建波,丁三青.  经济地理. 2013(11)
[7]人才红利视角下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J]. 许凡,宋殿清.  科技与管理. 2013(06)
[8]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 潘康宇,赵颖,李丽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10)
[9]人才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J]. 陈井安,王学人.  经济学动态. 2012(05)
[10]基于Logistic回归Cobb-Douglas模型的人才资本贡献率研究[J]. 林龙斌,郁佳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1(01)

硕士论文
[1]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与动态预测[D]. 张紫君.广东工业大学 2017
[2]江苏省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发展研究[D]. 孙立成.南京财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47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447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c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