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综合机制
发布时间:2021-11-20 11:58
<正>人才是乡村振兴各个体系的实施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建设面临着机遇,也存在巨大挑战,包括面临着"跳农门"整体意识下的"人才出走问题",城市"抢人大战"下对乡村人才"虹吸效应",乡村产业无法承载村民生存和发展的"挤出效应"等。正视乡村人才困局,有针对性地构建乡村人才动力机制、能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在
【文章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基于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
二、基于提质培养的能力机制构建
三、基于根植性的保障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邱晓晖. 现代职业教育. 2021(47)
[2]乡村人才振兴研究文献综述[J]. 郭梦,金琰,曹雷.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04)
[3]破解乡村人才“四困”问题 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以江西省为例[J]. 胡学英,胥金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06)
[4]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基于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综述[J]. 卢青,万喆,石明. 社会科学动态. 2021(03)
[5]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文化人才培育路径研究[J]. 李娟梅.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6]新乡贤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动力系统分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 吴晨晟,张志胜.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7]乡村振兴中的返乡人才供给:现状、困境与破解——以“返乡大学生群体”为例[J]. 牛新星. 克拉玛依学刊. 2020(01)
[8]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山东烟台市为例[J]. 王喜红.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9]乡村振兴中农业科技人才现状分析与对策[J]. 戚莹,赵甜甜,陈路斯. 江苏科技信息. 2019(15)
[10]校地协同育人与乡村振兴: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高等职业教育的视角[J]. 柳建华.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硕士论文
[1]乡村振兴中乡村治理的模式探索[D]. 李婵娟.江西财经大学 2021
[2]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出路[D]. 孙菡.山东农业大学 2020
[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涂孟梅.西华师范大学 2020
本文编号:3507278
【文章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基于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
二、基于提质培养的能力机制构建
三、基于根植性的保障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邱晓晖. 现代职业教育. 2021(47)
[2]乡村人才振兴研究文献综述[J]. 郭梦,金琰,曹雷.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04)
[3]破解乡村人才“四困”问题 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以江西省为例[J]. 胡学英,胥金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06)
[4]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基于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综述[J]. 卢青,万喆,石明. 社会科学动态. 2021(03)
[5]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文化人才培育路径研究[J]. 李娟梅.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6]新乡贤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动力系统分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 吴晨晟,张志胜.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7]乡村振兴中的返乡人才供给:现状、困境与破解——以“返乡大学生群体”为例[J]. 牛新星. 克拉玛依学刊. 2020(01)
[8]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山东烟台市为例[J]. 王喜红.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9]乡村振兴中农业科技人才现状分析与对策[J]. 戚莹,赵甜甜,陈路斯. 江苏科技信息. 2019(15)
[10]校地协同育人与乡村振兴: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高等职业教育的视角[J]. 柳建华.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硕士论文
[1]乡村振兴中乡村治理的模式探索[D]. 李婵娟.江西财经大学 2021
[2]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出路[D]. 孙菡.山东农业大学 2020
[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涂孟梅.西华师范大学 2020
本文编号:3507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50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