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儒学与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10-10 16:20

  本文关键词:儒学与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儒学 文化要素 农村社会 变迁 视界


【摘要】:以前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主导性文化,以敬天、怀土、追远、亲仁、顺命、勤俭、和乐等聚合性要素,从思想、制度、德行、技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维系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以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的对象,也以改命、变通、为学、为政、作工、谋利、出游等离散性要素,参与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以后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反思现代化的力量,其中的敬畏、仁义、惠民、反哺、互补、怀乡、和乐等回向性要素,被用于维护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以马克思主义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和利用的资源,其中的去界、通同、平等、公业、爱国、和合、大同等统合性要素,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文化上体现了儒学自身的张力和活力,体现了儒学与西学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儒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滤透和支持。儒学与农村社会为中国人提供食粮和家园,需要在开放和流变中保持稳定和发展。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文化研究室;
【关键词】儒学 文化要素 农村社会 变迁 视界
【分类号】:B222;K02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儒学、儒家或儒教的研究,很少像梁漱溟那样强烈关注农村社会,也缺少在此层面上的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交流。毋庸置疑,韦伯对于儒教的等级性界定,已不再适应农村基层民主的要求,已招致陈来的“礼体现平等”和赵汀阳的“礼的精神是互惠性”的拒斥。列文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杰;;儒学中的合理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2 温铁军;;解构现代化[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3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陈昭瑛;;仁与乐:《论语》中的乐论与当代东亚学者的诠释[J];儒教研究;2009年00期

5 张文儒;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几点断想[J];新视野;2000年04期

6 黎红雷;;会通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互动[J];哲学动态;2006年05期

7 郭沂;;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主体价值相辅相成——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再思考[J];哲学动态;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波;论颜元对书院制度的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董龙昌;;论新理学美学思想的生成背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陈祥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前沿与前瞻——近三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有限描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李昭昊;墨翟和平观的哲学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清华;;理想主义的重建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昌舒;;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9 刘军;;试论公民权与人权的差别[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10 卢风;;发展的悖谬[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袁慎浩;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新青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罡;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沂;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J];文史哲;2003年06期

2 文恬;现场目击墨西哥“蒙面军”[J];中国改革;2003年09期

3 李鹏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中西文化关系[J];哲学动态;2000年09期

4 郭沂;;从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看当代全球化趋势[J];哲学动态;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夫生;;外出务工与传统农村社会的变迁——以湖南湘西泸溪县八什坪乡杜家寨村为例[J];沧桑;2010年04期

2 张建宝;;儒学义利观对于当代青年道德教育的启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3 徐晨;;退隐后重现现代——儒家政治思想现代转化的反思[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3期

4 徐道彬;王文忠;;论儒学传统下徽州学者的经世思想[J];徽学;2010年00期

5 田成有,朱勋克;云南多民族法文化的认同与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6 吕世辰,王蜀磊;农民流动与我国投资结构变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张思齐;从刘禹锡诗看中唐道教的升降变迁[J];宗教学研究;2000年01期

8 陈国恩;文学思潮变迁与闻一多诗歌创作[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黄晓霞;私家藏书文化论[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方晓华;论维吾尔族的家庭及其变迁[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大裕;;浅谈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杨宝祝;;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战略研究[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守恩;;19世纪后期山西农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夏建国;;构建反邪教的农村社会文化[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5 段豫川;石品;;现代管理与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郑国全;;日本农村人口过疏化地域特征及其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郭平;;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分析[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8 李济春;;浅谈当前农村社会分化原因及治安管理对策[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9 江波;杨晖;;贫困山区农村社会性别关系调查与分析[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10 周文范;;生利于人民 贡献于社会——交城县职业中学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探索[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剑红;用机制创新夯实农村社会管理基础[N];丽水日报;2011年

2 金吉鑫 王怀明;农民做主的“双评双比”[N];农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任建中;全面部署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N];宁夏日报;2010年

4 林振武 记者 王茵;东辽县被列为国家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第二批试点县[N];辽源日报;2010年

5 王子;帮失业回乡农民渡难关[N];新乡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吴剑;全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在万载召开[N];宜春日报;2008年

7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王家勋;农业地位更加稳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N];甘肃日报;2009年

8 记者 袁蕾;我区部署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陈英凤;谁动了农民的“养老钱”?[N];农民日报;2009年

10 章建栋 全国老龄办国际部;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微观比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敏;农村社会个体化与乡镇治理[D];复旦大学;2010年

2 聂火云;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4 刘丽娜;会计的契约本质与企业会计规则变迁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冬梅;论中国现代普通高校体育制度的变迁[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黄丽;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D];兰州大学;2008年

7 姜虹;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8 高广滨;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济学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9 纪琼骁;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崔鹏飞;秦皇岛开埠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宇文娜;西安市“城中村”居住形态的变迁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潇苑;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生活的历史变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朱海强;论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5年

4 周珩;俄联邦行政法基本原则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胡光明;论二战后印尼华人政治地位的变迁[D];暨南大学;2005年

6 郭培;我国家电营销渠道的变迁分析与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吴晓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D];同济大学;2006年

8 汪曙华;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的变迁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9 张瑾;近代四川乡村手工业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1891—1937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玉冲;罗马共和国小农阶层的变迁及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7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07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a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