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进一步推进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编委会发言辑要

发布时间:2018-06-10 02:55

  本文选题:史学理论研究 + 历史研究 ; 参考:《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2012年3月1日,本刊编辑部举行编委座谈会。编委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围绕当前国内值得关注的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办好刊物,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史学理论学科发展,满足社会对史学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编委们的发言和建议对编辑部工作很有帮助,以下选登其中一些发言,希望能对读者有一些启发。同时,编辑部也诚恳希望广大读者、作者和学界同人,为更充分地发挥本刊的作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毕竟,杂志是我们共同的学术园地。
[Abstract]:On March 1, 2012,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our journal held a forum for editorial committee. From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of study, the editorial committees revolved around the current domestic problems of historic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and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ublication, better adapt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etical discipline of historiography,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historiography, and so on. A wide range of exchanges and discussions were carried out. The editorial committee's speeches and suggestions are very helpful to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some of which are listed below, hoping to enlighten the read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sincerely hopes that the readers, authors and academic colleagues will make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journal. After all, magazines are our common academic garde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摘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宪明;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学术影响源探析——以所受“新史学”及马士的影响为中心[J];河北学刊;2004年04期

2 徐国利;;胡适的史学研究法再认识[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敖光旭;;1920—1930年代国家主义派之内在文化理路[J];近代史研究;2006年02期

4 余悦;;赣籍学术名家研究的学术史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5 尤学工;梁启超——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J];理论界;2005年01期

6 李长林;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历史研究;2004年06期

7 邬国义;;毛泽东与无政府主义——从《西行漫记》的一处误译谈起[J];史林;2007年02期

8 李伯重;20世纪初期史学的“清华学派”与“国际前沿”[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宋学勤;梁启超学术文化史论中的科学观念[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桑兵;;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雪松;;《诗经》“民”字解[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永明;论外部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香山籍归侨为例[D];暨南大学;2004年

3 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峰;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D];山东大学;2005年

7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8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晁天义;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涛;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八十年代历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2 梁俊涛;梁启超晚年讲学讲演活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姜莹;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雄威;日暮途穷[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福生;陆懋德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辛方;穷源竟委,易于不易[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灿龙;柳诒徵史学思想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芳萍;陈寅恪的治史方法:以文献材料为中心的考察[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伟魏;傅斯年的史学理论析论[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胡星铭;胡适方法论的哲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欢;;浅析后殖民主义史学批判[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马小能;吴航;;彰往察来,开启新进——记《史学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座谈会纪要[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3 贾鹏涛;;论约恩·吕森的维度理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康华;;论历史研究中的“求同存异”与“存同求异”[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日根;;融入时代主旋律 发挥史学的经世功能[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6 刘超;;历史长河中自由的思想者——何兆武先生求学、治学与教学管窥[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7 沈嘉禄;;“那些事”,连缀成大历史的注脚[J];档案春秋;2011年07期

8 ;史学精粹[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9 李杰;;普列汉诺夫的史学方法论及其评价[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10 黄民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东民族主义的研究[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志华;;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案例种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毛曦;王善军;;坚持与发展:漆侠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杨奎松;;历史研究中的人性取向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包伟民;;编辑说明[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5 ;后记[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6 郭沫若;;战时中国历史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7 张宪博;;从王毓铨先生的两封信看他的学术观[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8 孙功达;;四十年来历史与现实关系问题讨论综述[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9 ;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首届年会征文目录[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首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4年

10 吴达德;;谢本书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N];人民日报;2009年

2 陈恒 陆路;多维视野下的历史研究——跨学科历史杂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叶帆;坚持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N];人民日报;2009年

4 吴必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科学技术与历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 瞿林东;谈谈历史研究中的几个关系[N];人民日报;2011年

6 王思治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历史研究要有自己的理论支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纪明 实习记者 曾江;信息技术为中国历史研究带来新机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四川大学教授 王东杰;历史研究是算账?[N];南方周末;2010年

9 张绪山;“假设”的历史与历史研究的“假设”[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刘悠扬;杨奎松:研究历史的乐趣就像“破案”[N];深圳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文兵;汤普森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李凌翔;新中国的旧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7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8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林国华;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传霞;历史研究的现代化视角[D];山东大学;2008年

2 徐风兰;《中国历史研究法》与《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刁娅君;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琪;论文本异化与历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何荣毅;社会信息化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6 史晓峰;心理学理论对历史研究之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董明;游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D];山东大学;2006年

8 赵松;历史跨学科研究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的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琳娟;1983年—中国新时期史学的转变[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薛波;论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1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01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c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