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理论与实务杂谈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of oral history includes the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oral research, oral history theory. The rise of modern oral history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idea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the 20th century. It is also the embodi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of historiography. The people's character of oral history is not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people's history. It means a more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a more democratic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 method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history are as follows: the basis of oral history is human memory, the oral history is a kind of conversational narrative, and the method of oral history is extensive and creative.
【作者单位】: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影口述历史研究”(批准号09BC03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墨;;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实践与理论[J];当代电影;2010年03期
2 赵建群;论“历史的碎化”[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1期
3 赵兴彬;口碑史料厘定[J];史学史研究;2004年02期
4 李小沧;;现代口述史对传统历史学的突破与拓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J];当代电影;2011年03期
2 陈晓云;江楠;缪贝;;2010年中国电影学研究报告[J];当代电影;2011年04期
3 黎煜;;从口述话语到出版文本:口述历史修辞学——结合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J];当代电影;2011年05期
4 王小莉;李飞龙;;近五年来国内口述史学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2005年06期
5 陈晓云;;2001-2010年中国电影学研究概述[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行龙;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山西明清社会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4期
7 赵兴彬;史料分类与文献分类[J];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行龙;;再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兼论明清以来山西区域社会史之研究[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涛;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苑莉莉;动态变化中的“年鉴形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珩帮;对话与重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祥银;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3期
2 李良玉;史料学片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5期
3 孟庆顺;口碑史学略述[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4 杨雁斌;浅论口述史学的发展与特点[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5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6 熊月之;口述史的价值[J];史林;2000年03期
7 杨祥银;口述史学:理论与方法——介绍几本英文口述史学读本[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8 荣维木;口碑史料与口述历史[J];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雨愫;;阿凡达的“和而不同”[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03期
2 张法;;水墨画会成为中国美术的文化象征吗?——试论水墨画在当代的崛起、演进、论争、意义[J];文艺争鸣;2010年04期
3 杨扬;;启蒙时代的双重崛起——再读朦胧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4 毋东花;孙莉;;浅探现代名称指称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陈妮娜;;也谈“桂军”的崛起——以鬼子、东西、李冯为例[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6 陈吉胜;;专名指达对象何以可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高虹;;悄然飘落的“微雨”——谈初期象征诗派的崛起[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龚云普;;历史应该如此还原:论辩证思维在口述史中的运用[J];前沿;2010年03期
9 卢兵彦;;试析古代中国在东亚崛起的历史进程及特点[J];太平洋学报;2010年02期
10 网文;;让柔和成为生命的品质[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春丽;;山区学校“感恩教育”促德育的必要性与实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李生辉;;用数学文化打造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姚玉刚;张一平;于贵瑞;沙丽清;谭正洪;;热带季节雨林近地层CO_2堆积成因的气象因子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李强坤;李怀恩;;基于“源”“汇”过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初步构建[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5 瞿国超;;发展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6 凌文彬;;泉州“改良竹编”向何处去[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徐士奎;杜利云;罗艳秋;蒋序;;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相关问题的探析[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董煜宇;;口述历史访谈问题设计中的“文化整体”[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9 王兆红;张璐;詹伟;;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体育竞赛表演业成本管理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ports Engineering (CSSE 2010)[C];2010年
10 ;中国地质工作发展规律 第一章 地质工作的涵义与特点[A];中国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炜;时代的思与诗[N];文艺报;2011年
2 张炜;时代的思与诗[N];文艺报;2011年
3 记者 廉维亮;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全体会议举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 陶鑫良;“山寨”的流行及模仿之质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5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 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周坤;乡村旅游规划新理论——“原乡规划”涵义解析[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魏长流 汪尚建 陈凯凯;从“拇指一族”到“鸿雁传书”[N];战士报;2011年
7 吴镝;和谐有如“美加净”[N];辽宁日报;2011年
8 邓正华 胡奎;瓮安国税采取措施助推非公经济发展[N];黔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张元章 通讯员 王殿玺;珠海人文风物丛书出版[N];珠海特区报;2011年
10 邵景均;社会公正的三重涵义[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冠群;面向政治自由的现实之境[D];吉林大学;2010年
2 丁魁礼;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彦历;我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4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李涛;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王锦红;贸易摩擦对战后日本崛起的影响研究:效应与机理[D];辽宁大学;2009年
8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张有绪;品牌资产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林涛;科技与大国崛起:国际关系学的视角[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康祥;A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段方雪;达米特意义理论评析[D];西南大学;2010年
3 罗欢;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张正萍;论苏珊·桑塔格的“一种新的感受力”[D];西南大学;2010年
5 吴玉洁;6-10岁儿童对承诺的心理反应特点[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冬辉;军工文化建设保障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俊超;李渔拟话本小说叙事结构与形式涵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郑琳;论维柯的诗性智慧观[D];西北大学;2010年
9 王心;县区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吴冬娜;论我国企业道德建设[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2440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44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