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拉对安克斯密特叙事实体理论的质疑
[Abstract]:In 1983, Ankermitt published the Logic of narration 1, and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entity. With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he joined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narratology historical philosophy, and gradually grew into the leader of this camp. Many of the ideas he put forward in his works are novel and radical, which are mixed in academic circles. McCarla, Gober University, Australia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K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宝强;;自由竞争的真义[J];读书;2007年04期
2 鲁先圣;;摩尔斯密码[J];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01期
3 周志强;;重写“20世纪”——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历史叙事与文体形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杨先让;;美国黑人版画家斯密西[J];美苑;1987年03期
5 路文彬;历史感:无产阶级的洗礼仪式——中国建国初期小说历史叙事论之二[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郭力;网和线:“时间性”与“空间化”——论《羽蛇》及女性历史叙事[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7 胡玉伟;“太阳”·“河”·“创世”史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再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3期
8 王铭铭;;命与历史[J];读书;2007年05期
9 李跃庭;沈月明;;在历史与“新历史”之间——论李锐小说《银城故事》历史叙事的困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赵江荣;;历史·人物·细节——论金科《乡贤》的历史叙事[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善龄;霍崇儒;冷静;沈妙和;王润先;吕军;魏溪萍;阎美玲;孙汉城;;经络实体理论模型与气血运行的实质——论经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2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李春青;;谈谈历史题材创作中的真实性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4 黄瑾;;论全球化——马克思、斯密和李斯特三种理论比较[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余恕莲;;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出发点[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6 翟鹏玉;;壮族的神灵谱系与民族生态审美场[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岳谦厚;张玮;;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农民经济——保德县段家沟村调查与历史叙事[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万娜;;现代性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9 叶浩生;;关于西方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思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江燕;;从合并范围谈合并报表理论的选择[A];中国对外经贸会计学会中南区2002财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祝宇红;历史叙事的轻与重[N];人民日报;2010年
2 赵修义;斯密眼中的富人[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张兴祥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斯密论“博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薛兆丰;斯密的道德观和市场观[N];经济观察报;2009年
5 赵修义;斯密的脸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赵修义;繁荣、进步与富裕的区分[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韩朝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斯密追求的道德理想是实现人与人的合作共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纳张元;《复兴之路》:重建现代历史的舞台叙事[N];大理日报(汉);2009年
9 蔡历;当代斯密主义者错在哪里[N];证券时报;2009年
10 朱富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永远的导师(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灵强;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潘亚;泛政治化语境中的历史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4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陈联营;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判断问题[D];复旦大学;2007年
6 孟君;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作者表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建国;无望的轮回[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姝;多元哗变下的“史诗性”重构[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宛慈;刘学轩三首作品中摩尔斯密码应用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宣正林;同情,美德与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一果;历史·革命·人——关于“十七年”长篇小说的历史叙事[D];苏州大学;2001年
4 刘琴;历史叙事中的个人记忆[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江冰;历史意识与历史叙事的现代质变[D];安徽大学;2003年
6 汤红;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小说中的历史叙事[D];暨南大学;2004年
7 魏长徵;斯密的“‘重商主义货币财富观’批判”之局限性[D];兰州大学;2011年
8 徐彦利;九十年代新历史叙事范型[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孔祥伟;严歌苓、虹影历史叙事之比较[D];暨南大学;2005年
10 邱晓;历史叙事的文学维度[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53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45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