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战后日本外交战略理念及对外关系轨迹

发布时间:2018-06-09 01:39

  本文选题:日本外交战略 + 经济中心主义 ; 参考:《日本学刊》2015年05期


【摘要】:日本战后70年的外交战略理念经历了"经济中心主义"、"正常国家论"和大国化政治诉求等演进历程。"经济中心主义"的外交战略理念开创了20世纪50~60年代"吉田茂主义"经济外交的黄金时代,为20世纪70年代日本以"世界经济大国"身份开展"多元化"的自主外交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及国力基础。在冷战结束前后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关于"政治大国"理念与"正常国家论"的"国际国家"诉求,反映出日本力求改变"战后体制"的强烈意愿。进入21世纪,日本开展的战略性外交与价值观外交,是基于"大国化"政治诉求而进行的"自我实现",完全是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出发的。"正常国家论"关于大国化的政治诉求,逐渐显露出日本"传统的国家主义"面目,并将成为日本主流的对外关系理念和实践目标。
[Abstract]:Japan's diplomatic strategy for 70 years after the war has undergone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centralism", "normal state theory" and political demands of great power. The diplomatic strategic concept of economic centralism inaugurated the golden age of economic diplomacy in the 1950s and 1960s. It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of material and national strength for Japan to carry out "pluralistic" independent diplomacy as a "world economic power" in the 1970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before and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Japan's "international state" demands on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power" and "normal state theory" reflected Japan's strong desire to change its "postwar system".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strategic diplomacy and the value diplomacy carried out by Japan are based on the political appeal of "becoming a great power" and "self-actualization", which is based entirely on safeguarding its own national interests. " The political appeal of "the great power" in the normal state theory gradually reveals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ism" of Japan, and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 foreign relations concept and practical goal of Japa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分类号】:D8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沱生;;走出危机、重启对话与合作——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J];东北亚论坛;2015年05期

2 刘世龙;冷战后日本的外交战略[J];日本学刊;2003年05期

3 冯昭奎;日本外交:从战后到冷战后[J];太平洋学报;1994年02期

4 曲静;;近代以来日本外交战略的三次转变及其原因[J];日本学论坛;2008年04期

5 杨伯江;当前日本社会思潮与“新民族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阚有林;杨宝娟;;从当前日本对华政策看中日关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阚有林;;从当前日本对华政策看中日关系[J];宝鸡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李俏;;21世纪初日本对华政策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何荻;朱建新;;日本化学武器军控政策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9年02期

5 娄伟;;日本民主党执政与美日同盟变化[J];东北亚论坛;2010年02期

6 吕耀东;;中日双边互动的战略性思考[J];东北亚论坛;2011年01期

7 金强一;美日东北亚区域战略与朝鲜半岛问题[J];当代亚太;2004年09期

8 林晓光;范晓军;;日本国家发展战略推进中的社会舆论动员[J];当代亚太;2007年11期

9 武心波;;日本国际制度外交理念与实践的历史变迁[J];国际观察;2009年06期

10 武心波,张丽娜;参拜靖国神社:一条通往“国家主义”的“精神隧道”——从小泉四次参拜靖国神社谈起[J];国际论坛;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荣伟;美国区域贸易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赵毅达;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云南大学;2012年

3 张云燕;社会建构主义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4年

4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玉国;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庞中鹏;日本能源外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9 娄伟;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宫笠俐;冷战后日本环境外交决策机制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会丽;日本新民族主义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妮娜;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白贤德;联盟理论视角下美国对日本军品贸易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陈贵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中的军事因素[D];青岛大学;2011年

5 刘杰;论冷战后中日关系发展的障碍及其形成因素[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曲芳艾;论当今世界民族分离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朝辉;日本外交决策过程中的自民党因素[D];外交学院;2004年

8 谭永羡;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兴起与危害[D];新疆大学;2004年

9 巩村磊;战后日本保守政党及其政策的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全国花;冷战后日本对朝鲜政策的调整及其趋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纪廷许;社会思潮界说与日本的社会思潮[J];日本学刊;1999年03期

2 曹云华;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J];日本学刊;1996年01期

3 卢国学;战略文化与日本“争常”[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保平;远交近攻与睦邻友好——日本外交政策历史走势述评[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2 张伊丽;试析战后日本外交中的实用主义[J];日本问题研究;2003年03期

3 庞中英;日本“冒失地走向未来”吗?——评日本外交之变[J];世界知识;2004年05期

4 王锦花;;文化对日本外交的影响[J];日本问题研究;2005年03期

5 郭隆隆;;自毁形象的日本外交政策[J];国际展望;2005年08期

6 赵全胜;;日本外交的主流思维——带倾向性的中间路线[J];日本学刊;2009年01期

7 王少普;;2010,日本外交在摆荡中迷失[J];社会观察;2010年12期

8 休·科塔兹;邵鸣;;徘徊于歧路的日本外交[J];南洋资料译丛;2013年03期

9 铃木佑司 ,黄元焕;东南亚和日本外交的进程[J];东南亚研究资料;1981年04期

10 朱荣根;从海部出访中东看日本外交[J];w芸,

本文编号:1998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98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6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